本文目录一览:
两股冷空气
目前一东一西两股冷空气正影响我国,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移动迅速!
东侧冷空气较弱,
清扫了一些雾和霾的同时,
也制造了降温:
西侧的冷空气属于较强级别,
周五已抵达新疆,
周末快速东移南下:
冷空气时间表
周五,影响新疆北部;
周六,影响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西部。北方大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阵风7~9级:
周日,跨过长江,影响到江南、西南一带,长江中下游一带目前的温暖舒适不再,可能因此开启入冬进程:
下周一,华南沿海的气温也会明显下降!比如广州:
经过此番降温,
中东部又要冷出新高度了~
东北、长江以南普遍比上次寒潮还冷:
气温穿越到12月中旬算是客气的,
广州、贵阳等将直接体验1月下旬的寒凉!
大范围雨雪上线
西侧这股冷空气还会制造大范围雨雪,
不过这次过程暖湿气流不强,
加上冷空气南下速度很快,
导致雨雪范围虽广,
但总体强度一般。
周六降水范围最广,
波及华北南部到江南、华南西部:
周日雨区向南收缩
至江南、华南、西南东部等地,
贵州到江南将有中到大雨。
同时东北一带又将迎来大范围降雪,
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
可能会出现大到暴雪:
下周一,
南方大范围降雨结束,
但黑龙江东北部一带,
还可能会有强降雪:
咚咚咚,敲黑板了,
今天的知识点有哪些?
答:
这次冷空气过程具有
影响范围广、更低气温低、
陆地和海上风力大等特点。
-END-
Nov.19
更多天气信息
请收看《***天气预报》
今日主播:张泰源
播出时间:19:31
播出平台:***1 / ***新闻
盼望着,盼望着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
冬残奥会的脚步
越来越近了
今天
甘小教带大家一起了解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以及中国冬奥历史
一起来看↓↓↓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奥会的全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称冬季奥运会,它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该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冬季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雪橇、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国际奥委会在1908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第7届夏季奥运会上,又将冰球比赛纳入到比赛项目当中。
■之一届冬奥会的举办
国际奥委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办了“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进行纯粹的冬季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又将其更名为“之一届冬季奥运会”,并决定每四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
■冬奥会的发展演变
从1928年起,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开始在不同国家举办,但保留每四年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1986年国际奥委会又决定,从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彻底“分离”,改为以2年为间隔交叉举行。这样,1992年在法国举行了冬奥会后,1994年又在挪威举行了一届。
■冬奥会在亚洲
冬奥会迄今一共举办了23届,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欧美国家举行。已举办的冬奥会中,亚洲一共举办过3次,其中日本分别于1972年在札幌、1998年在长野举办;韩国于2018年在平昌举办。中国将于2022年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同时将成为第三个举办冬奥会的亚洲国家。
中国冬奥历史
第13届冬奥会:中国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
举办地区:美国普莱西德湖
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奥委会是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我国首次参赛的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无一人进入前六名。
第14届冬奥会:两岸中国选手首次同时参加奥运会
举办地区: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1984年第十四届冬奥会在萨拉热窝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二次参加冬奥会,共派出37名运动员参加26个单项比赛。中国台湾队也有14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冬奥会。这是海峡两岸中国选手之一次同时参加奥运会。在高山滑雪女子小回转比赛中,中国选手金雪飞和王桂珍分别名列第19和第20名。中国队达到了开阔眼界、锻炼队伍的目的。
第15届冬奥会:李琰表演赛摘
举办地区:加拿大卡尔加里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仅派出一行20人的代表团,参加速滑、花样滑冰、越野滑雪3项比赛的竞争。中国运动员李琰在本届冬奥会女子短跑速滑表演赛中获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
第16届冬奥会:中国实现冬奥奖牌“零的突破”
举办地区:法国阿尔贝维尔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中国选手在这届比赛中获得三枚银牌,排在奖牌榜的第15位。这也是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本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本届参加比赛的队员有34人,参加了滑雪、滑冰、冬季两项等34个小项比赛。共获银牌3枚,其中女选手叶乔波,在比赛中带伤上阵,顽强拼搏,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项速滑的银牌,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第17届冬奥会:中国再度获3牌
举办地区:挪威利勒哈默尔
1986年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比赛时间错开,间隔两年举行,为了迎合这一改变,1994年的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在与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间隔两年后再次举行,这也是唯一一次间隔时间只有两年的两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选派27名运动员(女选手19名)参赛,共参加了速滑、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冬季两项和自由式滑雪等竞赛。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基本上发挥了水平,3名女选手获得奖牌:张艳梅获500米短道速滑银牌,叶乔波获1000米速滑铜牌,陈露获花样滑冰女子单人铜牌。中国队最终以一银两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的第19位。
第18届冬奥会:中国队成绩大幅提高
举办地区:日本长野
1998年日本长野第十八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滑冰、冰球、滑雪、冬季两项4大项,短道速滑、速滑、女子冰球、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等共40个单项的比赛。本届比赛中国队成绩大幅提高,获得6银2铜8枚奖牌,虽然没能取得冠军,但中国队的进步有目共睹。
第19届冬奥会:中国获冬奥首金
举办地区:美国盐湖城
第19届冬季奥运会于2002年2月8日至24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这届奥运会共设有78项比赛,俯式冰橇重新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还有新加入的女子有舵雪橇项目,比起上一届的长野冬季奥运会多出10项。这是冬奥会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次。来自中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成为中国之一位夺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本届比赛中国队一共获得两金、两银、四铜的好成绩、排在奖牌榜的第13位。
第20届冬奥会:中国队奖牌数提升
举办地区:意大利都灵
2006年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在意大利都灵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了共151人,其中运动员76人,有36名男运动员和40名女运动员。中国队最终以2金、4银、5铜名列奖牌榜第14位,名次虽然比上届盐湖城冬奥会落后一位,但是奖牌总数11枚已经超过了上届的8枚。
第21届冬奥会:王濛成就单届冬奥会三金壮举
举办地区:加拿大温哥华
2010年第21届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中国队发挥出色,一共收获5金2银4铜,一共11枚奖牌。其中王濛斩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接力3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中国首位单届冬奥会获得三枚金牌的选手,中国队也由此包揽了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全部四枚金牌。王濛两届冬奥会共斩获四金、一银、一铜6枚奖牌,成为截至目前世界上获得短道速滑奥运奖牌最多的女选手。
第22届冬奥会:中国大道速滑粉碎34年魔咒
举办地区:俄罗斯索契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赢得3金4银2铜,其中速度滑冰张虹夺金,帮助中国大道速滑粉碎34年魔咒,可谓最重要一金。而短道速滑李坚柔、周洋也给冰迷带来惊喜,一扫王濛受伤的阴影。此外,中国队本届冬奥会有8个90后奖牌获得者,预示了未来的力量。
第23届冬奥会:武大靖首夺男子短道冬奥冠军
举办地:韩国平昌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金6银2铜,列金牌榜第16位。这个成绩基本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目前的水平,金牌数有点遗憾,但有5个小项获得奖牌,为历来得牌面最宽的一次。中国代表团在平昌还是有一些亮点和希望。首先是男子选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突破。武大靖首夺短道冬奥冠军,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创造历史更好成绩,高亭宇首夺男子速滑奖牌。其次是长期落后的雪上项目有了一定的进步。本次中国代表团运动员82人,首次实现了冰上雪上持平。
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甘肃省教育厅
6月16日晚
有微博网友发视频称
广州从化太平镇附近发生龙卷风
据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
龙卷风所到之处
毁坏了电力设备,出现大量电火花
据@广州天气
22时16分发布的消息
经从化区气象局工作人员现场确认,从化区太平镇19时25分左右出现龙卷,尺度很小,距离龙卷风最近的(约700米)太平二中气象站,录得6级阵风(12.6m/s)。经现场目击者反馈,生命史为3分钟左右。
据从化发布,2022年6月16日19:20许,太平镇出现“龙卷风”现象,造成部分区域停电、临时棚架倒塌、绿化树损毁堵塞交通等情况,主要涉及太平开发区、太平村、太平镇沿江西路等地段,暂未发现人员伤亡。
据南方+客户端消息
16日深夜11时
广州从化太平镇太平东路上一片漆黑
路边有不少已经东倒西歪的树木
随处可见
当晚此处大风的痕迹
↓↓
龙卷风过境之后
整条街道树木枝干被吹散满地
不少树木甚至被径直吹倒
↓↓
由于龙卷风风力太劲
太平医院外
做核酸区域的顶棚也被吹塌
深夜,有应急人员到场紧急进行抢修
据从化区卫健局局长朱翼虹介绍
由于当天医院在镇街进行核酸
发生大风时棚内并无人员
而连夜抢修
也是为了保障第二天能顺利服务市民
医院所在街道也出现了停电问题。据@广州供电 17日9时51分消息,受龙卷风和特大暴雨影响,6月16日夜间广州从化太平、吕田、鳌头等区域电力设施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累计造成21条供电线路受损。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从化供电局6月16日20:59分启动防风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连夜组织故障排查,全力开展抢修复电。
经过彻夜抢修,6月17日8:00左右已恢复12条受影响线路供电,并通过接入应急发电车等方式恢复了从化区域全部公变用户用电。目前抢修复电工作仍在进行。
昨晚
龙卷风也对广州地铁14号线造成影响
16日23时05分
广州地铁发布情况说明
↓↓
6月16日19:30许,有异物疑因强风从外部飘落至十四号线新和站至太平站区间轨道上,为确保安全,地铁公司马上启动应急响应,并调整列车运行。
由于异物尺寸较大,需停电处理。期间,十四号线双向快车改为普通车运行,嘉禾望岗至钟落潭区段、赤草至东风区段双向小交路运行,并在钟落潭至赤草区段启动公交接驳。同时,通过车站和列车广播、官方微博等平台发布延误信息,增派服务人员进行客流疏导,维持现场客运秩序,减少此次事件对乘客的影响。
至20:56左右,异物处理完毕,十四号线全线逐步恢复正常行车。
龙卷风
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强对流天气
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
产生的一种小范围的
空气涡旋
中心风力可达50-150米/秒
直径一般在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龙卷风生成和消失都很迅速
常与雷暴、冰雹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系统
相伴出现
破坏力极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
1991-2020年统计数据
在我国
江苏、广东、湖北、安徽等省
发生龙卷风次数较多
其中江苏和广东最多
年均龙卷风分别为4.8个和4.3个
那么,一旦遇到龙卷风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防御呢?
一、如果在家里,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
二、在电杆、房屋倒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或引起火灾;
三、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并倒伏,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或发生触电事故;
四、乘坐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应开车向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今年的龙舟水还没结束
但广东累积雨量已达404.5毫米
为10年来最强龙舟水
据气象部门介绍,“龙舟水”时期(5月21日-6月20日)广东历史平均雨量324.4毫米,历史更大625.6毫米(2008年),近10年的则是更大383.7毫米(2019年)。
5月21日-6月15日,2022年“龙舟水”广东平均累计雨量已达404.5毫米,超过2019年成为10年来最强。
而在广州
今年龙舟水开始以来至6月15日
广州全市平均下雨22.5天
也就是说
龙舟水期间
广州只有3.5天没下雨……
气象台预计
6月17日-21日
广东强降水持续且呈加强趋势
部分市县伴有8级左右雷暴大风
注意防御
内涝、洪水、山洪等灾害
其发生的风险极高
展望22日副高加强西伸
广东持续强降水22日有望结束
具体预报
17日,粤北、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粤东和粤西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18日-19日,粤北、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粤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20日,粤北、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雨还没有那么快停
大家出门
记得带伞,注意安全!
综合:南方+客户端、广州日报、@广州供电、中国广州发布、@广州天气、@广东天气等
广东公共DV现场
两股冷空气
目前一东一西两股冷空气正影响我国,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移动迅速!
东侧冷空气较弱,
清扫了一些雾和霾的同时,
也制造了降温:
西侧的冷空气属于较强级别,
周五已抵达新疆,
周末快速东移南下:
冷空气时间表
周五,影响新疆北部;
周六,影响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西部。北方大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阵风7~9级:
周日,跨过长江,影响到江南、西南一带,长江中下游一带目前的温暖舒适不再,可能因此开启入冬进程:
下周一,华南沿海的气温也会明显下降!比如广州:
经过此番降温,
中东部又要冷出新高度了~
东北、长江以南普遍比上次寒潮还冷:
气温穿越到12月中旬算是客气的,
广州、贵阳等将直接体验1月下旬的寒凉!
大范围雨雪上线
西侧这股冷空气还会制造大范围雨雪,
不过这次过程暖湿气流不强,
加上冷空气南下速度很快,
导致雨雪范围虽广,
但总体强度一般。
周六降水范围最广,
波及华北南部到江南、华南西部:
周日雨区向南收缩
至江南、华南、西南东部等地,
贵州到江南将有中到大雨。
同时东北一带又将迎来大范围降雪,
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
可能会出现大到暴雪:
下周一,
南方大范围降雨结束,
但黑龙江东北部一带,
还可能会有强降雪:
咚咚咚,敲黑板了,
今天的知识点有哪些?
答:
这次冷空气过程具有
影响范围广、更低气温低、
陆地和海上风力大等特点。
-END-
Nov.19
更多天气信息
请收看《***天气预报》
今日主播:张泰源
播出时间:19:31
播出平台:***1 / ***新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1天气预报直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1天气预报直播、2002冬奥会在哪里举办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