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北京时间11月10日讯,2020年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赛今天晚上在威海结束,在最后进行的决赛世界排名之一的陈梦4-1战胜了小将孙颖莎拿到了冠军。
2020年乒乓球女子世界杯赛是今年卡塔尔公开赛之后国际乒联举办的之一项赛事。比赛在我国山东威海进行,由于出于防疫的考虑比赛采用了空场的模式进行。经过三天比赛的争夺今天进行了半决赛和决赛的较量。
在半决赛的比赛中孙颖莎在和日本选手伊藤美诚的较量中一开局取得了3-0的领先,并在第四局拿到9-7的领先,不过关键时刻出现了不少失误,被伊藤美诚连拿两局,最终在第六局稳住了局面4-2淘汰了伊藤美诚拿到了决赛资格。第二场半决赛更是惊险,陈梦在和德国选手韩莹的比赛中两人更是打满了7局,最终陈梦才4-3惊险胜出和孙颖莎会师决赛。
扩展资料
陈梦或将获得明年奥运会的参赛名额
在世界杯夺冠的陈梦应该能拿到一个明年奥运会的参赛名额,虽然之前在国际三大赛赛场陈梦的更好成绩是在世乒赛拿到的亚军,不过她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拿到了三次冠军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加上10日在世界杯的夺冠,对于陈梦拿到名额是一个很好的加持。
面对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选手伊藤美诚,陈梦保持了全胜的战绩这也为她拿到另外一张女单的参赛门票加上很重的砝码。1994年出生的陈梦,明年27岁也是运动生涯的黄金年纪,选择她出战东京是很好的决定。
众所周知,当今乒坛,主流打法是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主流打法,主要还是弧圈球的出现,该技术很好的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旋转几大要素。但是老球迷们一定知道,在我们国乒 历史 上,还有一种打法当年非常盛行,那就是削球打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比较出名的削球大师,比如“长胶鼻祖”张燮林、有着“削球王子”美誉的梁戈亮、“天罗地网”陆元盛、“哲学家”王浩、“ *** 王子”陈新华和“魔术师”丁松。
在乒乓球领域,进攻和防守是对永恒的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白了,到底矛之锋利还是盾之坚固,往往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利。
在运动员打法风格上,要么偏向进攻,要么偏向防守,很难做到二者的平衡,尤其对于进攻型选手,如果加入太多防守的意识,势必会减弱进攻的威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进攻是更好的防守”。大家都知道,削球打法属于防守型打法,早些年的削球手老前辈们很少采用进攻 *** 进行还击。
直到削球手梁戈亮的出现,他是国乒史上首位真正意义上的“削中反攻”选手,在防守中伺机反攻,出来机会一锤定音,这打法给了削球手很大的启发,只是一味地防守,尤其面对高质量的弧圈球,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梁戈亮老师硬是凭借着这种防反打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再后来丁松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削球打法,他把老前辈的“削中反攻”进一步发扬光大,变成了“攻削结合”。别看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实质内涵天壤之别,攻削结合崇尚的是攻和削的均衡性,比削中反攻又进了一步,之所以丁松能够实现攻和削的完美结合,主要得益于他早些年本身就是崇尚进攻打法,后来改成削球打法后,很自然的把攻球融入到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再加上他出色的发球抢攻,迷惑性极强的旋转变化,让很多高手栽在了他的拍下。
值得一提的是,削球打法因为本身有局限性,过分强调防守,即使丁松将进攻和防守实现了完美结合,但是本质上还是偏防守的打法,在弧圈盛行的年代,削球手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成绩。
近几年取得世界大赛更好成绩的当属削球大师朱世赫,2003年巴黎世锦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接连战胜崇尚进攻打法的庄智渊、马琳和格林卡闯进决赛,但是最终2-4不敌奥地利名将施拉格屈居亚军,而后者更是讲究大开大合进攻打法(据说打球动作还不太标准)的选手。从那以后削球手再也没有染指过世界大赛的亚军,就更别说冠军了。
削球手虽然很难打出成绩,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生命力,因为有进攻就会有防守。况且打削球的选手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在业余届,削球高手非常吃香,往往能削掉一大片,最终笑到最后。
当今乒坛已经来到大球时代,世界各国也在加强对削球打法的研究和跟进,尤其在女线,削球打法还是非常活跃的,比如我国就涌现出了像武杨、胡丽梅等优秀削球手,韩国有美女削球手徐孝元,日本有削球手桥本帆乃香、佐藤瞳等等。
如今新材料的大球,直接导致旋转和速度降低,尤其是旋转受到的影响更大,原先进攻方的一板爆冲往往能撕开削球手的防线,但现在回合数增多,这就给了削球手更多机会,本身就擅长纠缠,大球时代能够多抗几板,对进攻方的体力消耗更大, 很多时候就能把对方给磨死。
但是不可否认,当今乒坛削球手依然很难取得佳绩,尤其在男线,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在高质量的弧圈球面前,削球手很难招架住对方的攻势。 当然会不会出现第二个“丁松”,取决于削球手及研究团队对于大球时代乒乓球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目前,我们男乒比较出名的削球手只有马特一人,还真有点独木难支的感觉。
本身攻击力偏弱,根据个人能力而选择削球打法。
早前媒体曾采访过国乒女队副队长武扬,问她为何不练习进攻型打法,而非要选择削球呢?武扬的回答是:“最早我也练过攻球, 但攻球的力量、速度都不如其他同龄选手, 而对削球特别有感觉。因此,教练建议我改为削球打法。”
1.凭借削功出众,很多球员可跻身国家队。 按照国乒的选拔机制,全国锦标赛单打前8名可以进入国家队,而在前8名中却鲜有削球打法能够胜出。为此,像之前的长胶陈睛、削球武扬,包括生胶选手曹臻、木子等大多都以“特殊打法”而被招入国家队。在小球时代,两面反胶在旋转、速度、力量上的优势,一直是占据主流打法, 像福原爱整个职业生涯对中国队都难取得一场胜利,就是因为小球旋转的压制和国乒相持环节强大的功力。 而木子这类生胶打法也多年在国家队扮演陪练的角色。
2.朱世赫成削球打法翘楚,世乒赛拿到亚军。 朱世赫应该是削球中单打成绩比较好的一位选手了,他曾获得47届世乒赛男单打亚军、2011年世界杯单打季军。朱世赫的削球非常稳,而且有转或不转的变化,削中反攻正手暴冲弧圈的杀伤力不亚于进攻型选手。像马琳、王皓、马龙等众多名将都曾有败于其拍下的经历。作为削球打法,能够在三大赛上拿到亚军、季军的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削球打法对体能、步伐、手感,甚至是进攻能力要求都较高, 能够打到朱世赫这种水平的确实也非常少见。
丁宁曾三负佐藤瞳,陈梦对韩莹也是大战7局,女子削球仍有生命力。
大球旋转的减弱,让男子的力量优势得到更大限度地体现,像樊振东的暴力弧圈,或者马龙这种技战术极为丰富的运动员,削球打法已经完全没什么优势。削球打法要想在单打上取得好一些的成绩,只能寄希望于女子乒坛了。
1.打削球往往呈现两个极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削球说难打也难打,说好好打也好打。像刘诗雯、孙颖莎、伊藤美诚凭借速度、落点和节奏可以很轻松地把削球手玩弄于股掌之中。而像王艺迪、陈梦这种大力出奇迹,球路较为单一,或者丁宁这种本身强攻不强的选手打削球就很困难了。2020年世界杯半决赛老将韩莹面对陈梦的大力弧圈削得非常稳,而且还时不时地冲到台前来反攻。 打削球就是这样,你越发力冲对方借力削回来的越转。
刘伟曾在***解说中提到:“武扬用反胶削过来的球都是死转,女运动员都很难把它拉起来。”丁宁三次负于日本选手佐藤瞳就是因为她的进攻太弱,打不透佐藤瞳的“五指关”。王艺迪至今难以跻身女乒主力,就是因为她打削球的技巧不够,仍未过削球关。 削球打法虽然不是主流打法,但仍不可或缺。 候英超能够战胜一众小将夺冠,说明年轻选手打削球的能力还是存在不足。
不但如此,现在的男乒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难见顶尖高手了。男乒的李特算一个,离主力层还差一个至几个挡次,国际上有欧洲(?)黑马是削球手,但被张本轻松拿下。男乒世界几乎是攻球手的天下。要么象马龙那样,攻守兼备,六面型战法;要么象樊振东、张本、林昀儒等左拧型快拉快撕型打法,靠速度取胜。削球手在男乒已全面处于劣势,这是自丁松、朱世赫之后,削球手陷入低谷的时期。
全运会问题不大,毕竟只有刘斐削球比较厉害,胡丽梅过去曾径一度高光过,现在不知水平怎样,上述几人想必能过削球关吧?但11月休斯敦世锦赛,陈梦除伊藤可能碰面外,韩莹、佐藤瞳如果碰上,对她能否顺利通过削球关,则是一大考验!而陈幸同、王艺迪如有幸参加世锦赛,除伊藤外,削球关必须过,否则世锦赛之路就走不远。所以国乒对削球手仍需要重视,目前男乒似乎好一些,厉害的削球手不多。
是的,削球手在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基本上没拿到过金牌,只有中国的陈新华获得一次世界杯单打冠军,韩国的朱世赫获得一次世乒赛亚军,球员为什么打削球?就是因为打攻球打不好,打攻球成绩不理想,打削球成绩会好一些,甚至好很多,如果打攻球可能成绩更差。
其实,削球是乒乓球最古老的打法之一,从乒乓球诞生时起,就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且,削球在比赛中貌似被动挨打,但也曾经创造了辉煌的 历史 。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丁松作为秘密武器在男团决赛中上场,为中国队拿下至关重要的一分,3-2力克瑞典,逆转取胜。
2003年世乒赛,朱世赫连续削翻了庄智渊、马琳、格林卡三位进攻型高手,杀入决赛,最终不敌奥地利的施拉格,收获世乒赛亚军。四年后,还是朱世赫,在2007年的世乒赛中,削翻了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马龙,让马龙尝到了大赛翻盘的滋味。
在女子削球手中,金暻娥、金宋依分别获得2004年雅典、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铜牌。而在目前的世界优秀女子选手中,削球手仍然不乏其人。(武杨,金宋依,徐孝元)
事实上,乒乓球的任何一种打法,都是以减少自己失误,增加对分失误为目的的。削球打法具有稳健积极的特点,虽然不象进攻型打法那么凶狠,但是削球所用的技术比较多样,这是它能够同进攻型打法抗衡的重要原因。
总体说来,之所以削球打法一直没有消失或者灭绝,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选手应对下旋球的能力其实要比前辈们差,许多选手对于上旋的控制非常好。但面对削球选手和“削中反攻”的下旋战术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被动。
而随着近年来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的频繁修改,可能对削球打法更有利。球变大,球速变慢,必然会使击球速度受限,而如果球网再增高,球台加宽,则更有助于削球打法的复兴!
众所周知,削球手是一种防守型的打法,在国家大赛上很不占优势,目前成绩更好,打的最出色的球员就是朱世赫,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削球手呢,刘国梁给出了答案。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改革,削球手和直拍手都在慢慢的被横排取代,横排在握法上更具优势,攻击力更胜一筹,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选择了横排。
就像刘国梁说过,直拍选手在他那个年代一抓一大把,刘国梁孔令辉,王皓马琳等,甚至再往前有更多人,但是现在国乒也只有许昕可以打出来了。
削球手也一样,朱世赫名扬天下,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可以依靠削球打出好成绩,刘国梁说过,削球手本来就是防守型的,被动打法本来就在不占优势,更别说国际大赛,削球手和直拍选手也慢慢的会被淘汰。
好成绩的标准怎么定?丁松曾经为国乒男团夺冠立下过汗马功劳,韩国的金金娥也曾风光一时,都说国内赛比国际比赛难打,而去年的全国冠军,居然是退役多年的削球老将。任何一项技术,掌握了,精了,照样可以练到无敌的境界。
哎,我特么当年练的就是削球手,还特么是直板削,我练球的年代时间久远,那个时候我要是知道后来削球和直板的命运打死我也不会练直板削,说白了就是被教出来当陪练的。早期单打战绩还行,但是后来小伙伴们的横板拉弧圈练出来之后我在队里的单打成绩一落千丈。后来教练看我爸的面子带着我参加了一次全国的公开赛,我的战绩惨不忍睹(其实我们队总体战绩相对还行,毕竟乒乓球不算是我们省的传统大项),就是那次比赛我终于见识到了人家的横板拉弧圈如何占据了统治性地位。但是,那次的冠军却是八一队的一个瘦瘦的和我年纪差不多的打直板的小孩,打法我都没看懂[捂脸],看报纸才知道那叫直板两面攻。回来之后我就彻底放弃了乒乓球的梦想,老老实实回去读书去了。哎,你们可能都猜到了,是的,那个瘦瘦的小孩叫刘国梁[捂脸][捂脸][捂脸]
一,削球打法是国家队以及专业队打法种类的需要。
二,业余爱好者练好削球胜率很高。因为业余选手拉球能力普遍不高。
三,削球打法观赏性强,好看。
中国的张燮林丶童玲丶程新华等,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只不过是现在进攻比以前更厉害了(速度丶力量丶旋转)。
即将开始的休斯顿世乒赛,德国乒乓球队有10人参赛,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各有5名。这其中既有40岁的男乒老将波尔,还有两位年满38岁的女乒老将韩莹和单晓娜。这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两人的名字就知道,两人是华裔。韩莹和单晓娜都是出生在辽宁鞍山。而且两人的年纪也差不多。韩莹出生在1983年4月29日。单晓娜出生在1983年1月,只比韩莹大两三个月。两人都已经满了38岁。
两人都是很小就打乒乓球。由于国内乒乓球项目竞争太大,两人很难在国内乒坛立足。在国内掀起出国潮时,她们两人就选择到德国去打球了,并入了德国籍。
两人代表德国乒乓球队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在里约奥运会还一起获得了女团银牌。只是受规则影响,她们以前都没有参加世乒赛。这是两人之一次参加世乒赛。
38岁才之一次参加世乒赛,在世界乒坛非常罕见。要知道只比她俩大2岁的波尔,已经是第18次参加世乒赛了。比她俩水平要高,年龄才30岁的刘诗雯已经让贤,无法参加世乒赛。
能够在38岁高龄首次参加世乒赛,单晓娜很高兴。从德国出发时,她就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留作纪念,感觉很兴奋。
在离开之前,她给小棉袄做思想工作。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必须先做好小孩的安抚工作。
然后,她还到球馆训练了一会,一刻也不敢怠慢。
受当前疫情影响,德国队出征时也比较简单。球队出发时没有人接送,队员要自己推着一大堆行李。她们乘飞机也只是坐经济舱。
到了休斯顿,德国队一行也是累成狗。虽然很累,但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单晓娜依然很开心。在安检口,德国队与法国队巧遇。单晓娜与同为华裔的袁佳楠热情打招呼。然后……然后单晓娜就专门拍法国帅哥去了。弗朗西斯卡被拍到时,不好意思地转过身,不敢仔细看单晓娜。看来单晓娜也是颜值控。
同行的韩莹也发了动态,发了一张她与单晓娜坐在一起的照片。
韩莹是一名实力很强的削球手,叱咤乒坛很多年。2020女乒世界杯女单半决赛,陈梦以4-3艰难战胜韩莹,让陈梦留下了打削球手比较困难的不好印象。韩莹在打拼多年了,终于也可以参加世乒赛,哪能不开心了?自然要发个动态纪念一下。
希望这两位德国华裔球员在休斯顿世乒赛有好的表现,不辜负她们多年的努力。
当然她俩要想取得好成绩可不容易。先不说中国女乒队员了,毕竟国乒队员太强大。她们还要面对日乒队员和韩乒队员的竞争。
日乒队员伊藤美诚在赛前就口出狂言,要夺得女单和女双两个冠军。还说现在的状态比东京奥运会时还要好。伊藤美诚出了名的喜欢吹。当然她的实力也确实可以。石川佳纯、平野美宇、早田希娜的水平都很高。韩国的田志希、申裕斌也都不可小觑。申裕斌也是之一次参加世乒赛,可申裕斌才17岁,比两个德乒老将小了21岁。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至于这些女乒队员能打出什么样的水平,哪些队员能与国乒队员争夺奖牌,那就等待比赛来临吧。
东京奥运会临近,奥运名单逐渐浮出水面。世界上一些乒乓球项目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开始公布名单。比如日本队、中国队、韩国队等乒乓球强国已经公布了名单。
作为乒乓球欧洲强队,德国乒协也公布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名单。具体如下:
男单:奥恰洛夫、波尔
女单: 索尔佳 、韩莹
男团:奥恰洛夫、波尔、弗朗西斯卡
女团: 索尔佳 、韩莹、单晓娜
混双:弗朗西斯卡/ 索尔佳
男乒 P卡给了杜达·本尼迪克特,女乒 P卡给了尼娜·米特海姆。
男乒队员年龄整体偏大。波尔已经40岁。奥恰洛夫比马龙还要大一个多月,现在也是32岁快33岁了。弗朗西斯卡也已经28岁了。三人加起来刚好100岁,平均年龄达到了33岁,比中国男乒平均年龄29岁还大了4岁。
2021年3月的WTT挑战赛卡塔尔多哈站,在男单决赛中,奥恰洛夫以4-1战胜林昀儒夺得男单冠军。在2002年,波尔分别战胜了王励勤和孔令辉,拿到了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2005年再次夺得世界杯男单冠军。波尔在2003年1月登上男子乒乓球选手世界排名之一。弗朗西斯卡比前两位年轻,逐渐成为德国队的主力,被评为德国2020年度更佳乒乓球男子运动员。德国队的男乒队员是很不错的,只是年龄稍微大了点。他们有夺牌的希望,尤其是男团,竞争力更大。
德国男团夺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亚军,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的季军。这三届队中就有波尔和奥恰洛夫。看奥恰洛夫和波尔能不能携手弗朗西斯卡 第四次夺牌。
德国用奥恰洛夫和波尔打男单比赛有点意外。奥恰洛夫在今年的WTT中东赛夺得男单冠军,本身就很有实力,进入男单在情理之中。只是他们宁愿相信曾经的世界之一波尔,也不愿意相信正值当打之年的弗朗西斯卡就有点奇怪了 。难道年轻球员不更有冲击力。
德国女团队员有索尔佳、韩莹、单晓娜。这个组合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并获得了亚军。这个组合也是很有实力的。德国女乒有两名华裔球员,分别是单晓娜和韩莹。单晓娜出生于1983年1月,今年已经38岁了。韩莹出生于1983年4月,比单晓娜小三个月,也有38岁了。索尔加出生于1994年,跟陈梦相差不了多少,今年已经27岁了。三人加起来达到了103岁,平均年龄34岁,比德国男乒还要大。德国女乒年龄也太大了。算了一下,德国队男女乒六名队员平均下来也是34岁。真是一支高龄队。
德国女乒个人实力都不错,一姐索尔佳世界排名第20位,韩莹第22位,单晓娜第41位,排名都比较高。2020年女乒世界杯半决赛,世界之一陈梦大战七回合才以4-3险胜韩莹。韩莹给了陈梦很大的压力,让陈梦给人感觉不适合打削球手。有人笑称希望在奥运会时陈梦不要碰到韩莹。当然,以陈梦的实力还不至于怕韩莹吧。
德国队用两位年龄稍小的弗朗西斯卡和索尔佳组成一对打混双比赛。他们在2019年世乒赛混双比赛中4-2战胜日本的伊藤美诚/森园政崇,进入了四强,显示了一定的实力。只是在半决赛中输给了另一对日本组合吉村真晴/石川佳纯。
索尔佳与日乒的伊藤美诚,韩乒的田志希一样,成为身兼三项的球员。而且这三位球员都是女乒队员,真是很巧合。
分析这支德国乒乓球队,整体实力很不错。球员个人能力都还可以,只是年龄偏大,竞技状态不如年轻时强悍。当然世事无绝对,说不定奥恰洛夫、韩莹、单晓娜这三位30岁以上的老将都有爆发的可能。
德国队要想夺牌,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团体比赛。单打比赛夺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混双竞争会很激烈,但也不排除弗朗西斯卡/索尔佳爆冷的可能性。
2020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于11月8—10日在山东威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已陆续抵达版威海权并开始赛前训练。女子世界杯赛程:
11月8日:10:30 开幕式;11:00 小组赛之一轮;14:00 小组赛第二轮;17:00 小组赛第三轮
11月9日:11:00 1/8决赛;18:30 1/4决赛:11月10日;13:00 半决赛;19:00 铜牌赛,决赛。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晚,2020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在中国威海落下帷幕,陈梦在决赛中以4:1击败孙颖莎夺得冠军,这也是她个人之一个“世界三大赛”女单冠军。
作为中国女乒如今的绝对核心,陈梦终于收获了职业生涯之一个具有分量的世界冠军,也更坚定了她征战东京奥运会的信心。此外,在昨晚进行的世界杯铜牌争夺战中,日本选手伊藤美诚仅仅耗时27分钟就以4∶0战胜韩莹,获得第三名。
孙颖莎和陈梦在昨日下午的半决赛中分别战胜伊藤美诚和韩莹,决赛也就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场“内战”。孙颖莎和陈梦都是之一次参加世界杯的比赛,两人不管谁夺冠,都将是职业生涯之一个世界三大赛的女单冠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20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
2020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将于11月8日-10日在山东省威海南海奥林匹克中心举行。
男女世界杯赛事将有20名男女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现任世界冠军、从各个已结束的洲际赛事晋级的球员(非洲、欧洲和泛美洲)、通过世界排名入围的其他洲际选手(亚洲和大洋洲),以及其他通过符合世界杯赛制晋级的运动员。每个协会最多可有2名男运动员和2名女运动员参与世界杯赛事。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晚,2020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在中国威海落下帷幕,陈梦在决赛中以4:1击败孙颖莎夺得冠军,这也是她个人之一个“世界三大赛”女单冠军。
作为中国女乒如今的绝对核心,陈梦终于收获了职业生涯之一个具有分量的世界冠军,也更坚定了她征战东京奥运会的信心。此外,在昨晚进行的世界杯铜牌争夺战中,日本选手伊藤美诚仅仅耗时27分钟就以4∶0战胜韩莹,获得第三名。
孙颖莎和陈梦在昨日下午的半决赛中分别战胜伊藤美诚和韩莹,决赛也就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场“内战”。孙颖莎和陈梦都是之一次参加世界杯的比赛,两人不管谁夺冠,都将是职业生涯之一个世界三大赛的女单冠军。
参考资料来源:***——2020女乒世界杯落下帷幕 陈梦首次加冕世界三大赛女单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