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邮储银行a股上市
6月28日,就在邮储银行公布新一轮稳定股价方案次日,该行股价低开高走,收盘价报5.28元/股,涨幅为1.54%。
前一日,邮储银行公告称,该行拟采取由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邮政集团拟以累计不少于5000万元增持该行股份。
公告显示,本次增持不设置价格区间,实施期限为自本稳定股价方案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增持主体的增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存在因所需资金不到位而导致后续增持无法实施的风险。
大股东连续3年“出手”稳定股价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是邮储银行自2019年12月于A股上市以来,第3次通过控股股东增持的方式,实施稳定股价措施。
2020年4月,邮储银行*在上交所披露稳定股价的公告,宣布邮储集团将增持该行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同年10月,该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邮政集团增持该行A股1057.5万股,增持金额50028754元,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122%。
2021年5月,邮储银行再次宣布,邮政集团将“出手”稳定该行股价,拟以不少于5000万元增持其股份;同年11月,该行宣布稳定股价方案实施完成,邮政集团已于2021年5月至11月期间,累计增持该行A股972.5万股,增持金额50042795.36元,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105%。
为何邮储银行要多次出台稳定股价方案?
界面新闻了解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邮储银行此前制定了《*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稳定公司A股股价预案》(下称《预案》)。稳定股价措施的触发条件为该行A股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该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根据《预案》相关规定,*一轮稳定股价措施自上一轮履行完毕后第121个交易日起重新计算。即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24日,邮储银行A股股票收盘价格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该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6.89元。
邮储银行上市之初约定的稳定股价措施的优先顺序为:1.若由控股股东增持,总金额应不低于5000万元;2.若控股股东不增持,则由邮储银行回购股票,总金额应不低于5000万元;3.若银行不回购,则由董事、*管理人员增持,增持金额不低于上年度薪酬总额(税后)的10%。
稳定股价成效如何?
邮储银行上市以来三轮稳定股价方案效果如何?
从宣布启动股价稳定方案后的首个交易日数据来看,邮储银行第一轮方案宣布后,其股价较同板块并没有明显拉升效应,当日涨幅为0.22%,远低于同日银行指数涨幅1.88%;第二轮涨幅明显,上涨了3.26%,高于同日银行板块涨幅;第三轮涨幅为1.54%。
从业绩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本行资产总额突破13万亿元,达到13.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5%;其中客户贷款总额6.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0%。负债总额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1%,其中客户存款总额11.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8%。
盈利能力方面,一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49.77亿元,同比增长17.81%;实现营业收入851.70亿元,同比增长10.14%;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78%和14.82%,同比分别提高0.04个和0.02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期,银行板块估值持续走低,“破净”已经成为常态,银行股启动股价稳定方案也越发普遍。2022年6月以来,已有4家银行因股价触发稳定股价条款而实施了“被动增持”,包括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和邮储银行。其中,除邮储银行外,其余3家银行均由高管进行增持。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指出,稳定股价的方式包括大股东增持、高管增持、回购三种。但由于回购可行性较低,上市银行多采取大股东或高管增持的方式来履行稳定股价的义务。这种情况下,高管增持更多出于“义务”,而非主动而为之,即使短期内可能对股价有提振,但囿于基本面未有实质性改善,涨势通常难以持续。
王一峰认为,从2019年以来触发稳定股价条款上市银行的股价走势看,近6成上市银行在方案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具备*收益,而T+30日以后,多数银行并无*收益表现。但在银行基本面好转的情况下,即使是“被动增持”,也可能为个股带来更大的向上弹性。
老乡们赶快收藏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邮储银行(01658)公布,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9﹞1991 号)核准,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约51.72亿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并于 2019 年 12 月 10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0 年 1 月 8 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在初始发行约51.72亿股股票的基础上额外发行约7.76亿股股票,约占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的 15%,本次发行的最终发行股数为约59.48亿股。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本行*公开发行 A 股限售股,共计约73.95亿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 8.50%,共涉及 12 名股东(包括 4 名*公开发行前内资股股东及 8 名*公开发行战略配售投资者)。该部分限售股锁定期为自该行 A 股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 12 个月,将于 2020 年 12 月 10 日锁定期届满并上市流通。
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邮储银行机构类型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不再与工建农中交被同列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19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将单列的“邮储银行”*调整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从“邮储银行”,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再到“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一系列变化意味着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网站显示,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的监管职责为“承担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准入管理;开展非现场监测、风险分析和监管评级,根据风险监管需要开展现场调查;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可见,监管部门或未将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明显区分。
独特“自营+代理”模式
事实上,邮储银行的诞生就与工农中建交五家大行有所不同。2007年3月,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邮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引入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2019年12月完成“A+H”股上市。
随着邮储银行的成立,其独特的“自营+代理”模式也随之建立,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数量居同业首位的网点。据该行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共有营业网点39631个,其中代理网点31763个,占比80.15%。代理网点中位于城市的有8568个,占比26.97%;位于县城的有5692个,占比17.92%;位于县以下区域的有17503个,占比55.10%。
在2019年10月发布的A股上市招股书中,邮储银行曾对该行被纳入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影响进行了解释,称该行被列为大型商业银行前,享有的优惠政策主要为涉及特殊产业、特殊项目等贷款的财政补贴,以及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所享有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本行被列为大型商业银行之后,享有的上述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与本行是否被列为大型商业银行无直接关联,不会根据大行分类的调整而相应产生变化,对本行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无实质性影响。此外,报告期内,本行被列为大型商业银行前未享有国家相关特殊业务政策,不存在因为大行分类调整导致特殊业务政策中断或不可持续的风险。”邮储银行表示。
在2019年召开的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曾表示:“建设*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是邮储银行的战略愿景,这个愿景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实践证明,也符合邮储银行的实际。围绕这个战略目标,目前邮储银行正在大力推进业务转型,目标是‘五化’,即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智能化、集约化。”
哪些监管要求不同?
2019年2月底,时任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在统计口径上,邮储银行确实已经列入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五家大型银行已经变为六家,因为从股权结构、整体规模等指标看,邮储银行与五大行更为相近,所以划入更为合适。但同时强调称,与五大行相比,邮储银行还是有其特殊性的,例如邮储银行的网点与大型银行不一样,具备“自营+代理”的网点形式,资产负债结构也不太一样,业务包括客户定位也有自身特点和差异性。
“从监管要求上看,邮储银行与五大行大体是一样的,只有个别监管要求有差异化,比如在网点防范操作风险方面与其他银行不一样,以及大型银行中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邮储银行目前还不是,所以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邮储银行就不适用了。”上述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邮储银行A股上市招股书中,邮储银行也将“本行可能无法完全识别并防范员工、代理网点人员、客户或其他第三方的诈骗或其他不当行为的风险”列入了操作风险之一。邮储银行表示,尽管该行建立健全了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但可能难以确保发现员工、代理网点人员或其他第三方的欺诈或者其他不当行为,可能导致该行遭受财务损失和监管处罚,并且损害本行声誉。该行客户或其他第三方针对本行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欺诈、盗窃、窃取客户信息等行为)也可能导致该行声誉或经济利益受损,从而对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截至2021年9月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48%、10.00%,在六大行中均*。2020年报显示,该行全面启动资本管理*方法建设实施工作,经董事会、*管理层审议后印发资本管理*方法建设实施规划,有序推进资本管理*方法建设实施。
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指标为例,2019年、2020年、2021年监管部门明确对五家大型银行提出具体指标要求,但这其中并不包括邮储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做好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也将邮储银行单列出来。
部分指标已超越五大行
此前有金融专家认为,随着邮储银行加入“六大行”行列,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对邮储银行的监管,也有利于邮储银行与监管部门联系沟通;同时,这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对于邮储银行市场化、股份制改革的成效以及对邮储银行内控、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是认可的,未来邮储银行在业务拓展、产品创新上具有更多自主性,能够和五大行进行全方位竞争。
事实上,从目前的指标来看,邮储银行部分指标也已经超越了“五大行”,甚至有观点认为“六大行”排位将发生变化。
以总资产为例,2019年邮储银行总资产超越交通银行,截至2021年9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为122216.62亿元,而交通银行总资产为114726.23亿元;营业收入方面,2017年邮储银行就已超越交通银行,2020年二者分别为2862.02亿元、2462.00亿元。
而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不良率指标在“六大行”一直领先,截至2021年9月末,二者分别为422.70%、0.82%。
在2020年报中,邮储银行领导在致辞中还列举了多项优于可比同业的指标:获得国有大行中首家直销银行牌照;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2.42%和2.36%,保持行业领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和余额占比居同业前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及2020年新发放贷款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管理能力提升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邮储银行a股上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邮储银行a股上市、阳泉北站列车时刻表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