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读特
国庆节假期,深圳一新能源车车主在高速路上因充电桩不足,遭遇“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的囧事,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足的担心。
“在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地方多不?不会也要像那位车主一样排队吧?”近日,有想购置新车的市民致电询问。10月10日至12日,
10日,
莲花山公园西门充电站共有充电桩31个,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的快充站有充电桩97个,
“前几年公共充电桩少的时候,有些充电站要排队,近两年充电点多了就方便了。”市民李先生说。从事汽车销售的王先生介绍,目前市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点很多,特别是近两年新建了不少,“一般只要不出市,车主都能找到站点充电,也不用排队,只是充电需要时间,最快也要半个小时。”
今年8月,民乐的士充电站综合改造提升完成,建设充电桩624个,日均充电车次超过4000辆,同比增长62.5%。有的士司机表示,充电站的运营比以前更加安全、规范,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深圳市发改委今年1月发布的消息称,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8万辆,公共充电桩的数量超过9万个,正在布局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计划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的便利性。基于目前的充电桩主要是集中的公共充电桩,一些市民呼吁并建议,在新能源车用户较多的小区适当配建充电桩,以方便市民出行。
(原标题《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真的不够吗?
(
ID:jrtt
3月23日,据当前*的油价数据显示,广东的98号汽油的价格已经来到了每升10.53元的价格,95号和92号汽油的价格也来到了每升9.39元和每升8.66元,22年初的价格才7元左右而已,相较比之前的油价都均上升接近两元左右了,按照这样的多涨少跌的走势,92号进入9元时代也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在如今这种油价疯涨的大趋势下,选购家用轿车的第一要求就是油耗要低,其次才是其他,那么在十几万价位区间的入门家用轿车中,有哪些性价比不错且低油耗的车型呢?
本田旗下的凌派在上*车型使用的是三缸发动机,国人接受度自然不高,本田的四缸混动系统搭载在凌派身上也一并解决了三缸的这个槽点,销量也有所好转。iMMD混动系统赋予了凌派*的燃油经济性,在拥堵市区的工况下仅有5L左右的油耗,高速巡航和不拥堵时油耗更是在5L以下。除此之外,iMMD也让凌派拥有了更好的行驶静谧性和平顺性。
凌派其中之一的优势就是空间,作为*A级定位的车型,后排空间却是越级的表现。凌派虽然在视觉上看上去比较窄,但4766mm/1804mm/1509mm的长宽高都要比大部分的同级竞品要大一点,2730mm的轴距也是同级领先的。同时得益于本田的MM理念,车内布局紧凑,后排空间达到了900mm,已经超过了部分B级车型。
个人更为推崇的是低配或中配版本,毕竟空间和混动都才是刚需,目前在终端市场也有一万元左右的优惠幅度。如果预算充足的话,次顶配也是一个好选择。主动安全预警和车道保持等系统都在这个车型开始搭载,L2辅助驾驶、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自适应远近灯等配置也有。
轩逸这款想必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霸占销量排行榜榜首是常有的事情,轩逸的销量数据就已经可以证明出许多,销量好的车型虽然不一定是*的选择,但是一定是适合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轩逸,能在8万出头的价格里,给到一台质量*、平顺省油驾乘舒服、品牌认可度高的合资车。出色的使用成本、质量和乘坐舒适性等等的这些优点都是大多数用户所需要的。
2712mm的轴距也为轩逸带来不错的后排空间,座椅填充物如同“大沙发”般的柔软,包裹性十足,外观表现是主流水平,内饰设计和质感也是在同级领先的,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便是轩逸*的优点。
价格*的低配版本或中配版本的车型就已经可以满足日常代步,且终端市场优惠幅度更大,保留价格实惠的优势。
比亚迪的DM-i混动在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中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8.32Kwh的电池容量有着55公里的纯电续航。在日常通勤或者市区短途行驶中,无论是行驶质感还是油耗都几乎与电车无异,行驶质感线性静谧。且即使在亏电状态下,秦PLUS DMi的油耗也是在5.5L上下,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正常水平。
配置一贯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优势,就算是秦PLUS DM-i的低配车型也标配有定速巡航、自动驻车、可穿戴钥匙、远程启动和后视镜加热等的便利配置。
秦PLUS DM-i配备的插混与轻混*的区别就是有外接充电口,可以通过充电的方式补充能源,有私人充电桩的话便能*限度的降低出行使用成本。
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享受补贴和政策优惠,购车时免除购置税,同时可以上新能源牌照,对于在一线城市没有牌照指标的用户更为合适。
推荐11.66万元的低配版本和13.06万元的次低配版本,配置完善且日常使用配置与高配车型相差不大。
如果需求是一辆油耗低舒适实用的合资家用车,那么凌派和轩逸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是如果身处限牌限行的一线城市,日常市区短途通勤,那么插电混动的秦PLUS DM-i会更为合适。
一 、电动车位的安装方式
1.电动停车位按设备安装完成度分为“一次性配建”和“预留安装条件”两种,具体1) “预留安装条件”的要求:仅预留电力容量及安装空间。2) “一次性配建”的要求:验收交付时,专用变压器及电缆桥架应敷设到位,根据地区及营销要求选择电缆、配电箱,充电设施的配置方式。3)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充电车位配建及预留比例,应按照下表的配置,如特殊情况不能满足时,应说明原因,以最终条件设计批复文件为准。
4)交流充电桩,具有价格较低、尺寸小巧、易于安装、节省面积、易维护、适用于住宅地库夜间充电的优点。“一次性配建”充电设施原则上均可按交流充电桩设计。
2.为避免成本浪费,同时保证验收及交付使用的要求,按设备安装完成度划分为下表的几种方式。各公司可根据成本测算及营销需求,相应选择各配建方式的占比,并应于条件图审批阶段说明。
二 、充电停车位的放置要求
1.为便于设备铺设、充电设施管理使用,“一次性配建”的充电停车位宜集中布置为充电停车区,其规划要求1)充电停车区应靠近充电配电室,充电配电室距离停车区不宜超过50米。2)服务直线半径超过200米时应分设多个充电停车区。3)每个充电停车区集中车位数量不宜超过100个。4)充电停车区宜设置在车库出入口,便于消防救援及车辆出入。2.为确保充电设施、变配电房使用安全、方便维护,其布置要求1)不应设置在地势低洼易产生积水的位置。2)不应设置在卫生间、浴室相邻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3)不应设置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3.充电设施布置不应妨碍电动汽车行驶、停放,其与电动汽车、建(构)筑物的安全、操作、检修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电设施布置不应遮挡行车者视线,且不应设置在人行疏散走廊、通道上。2)充电设施朝向车辆的方向宜考虑防撞措施。3)原则上宜应采用壁挂式安装或吊装式安装形式。4)安装形式及布置位置应考虑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之间方便操作、便于车辆停靠,具体要求充电设施宜布置在车位一侧的结构柱背面,安装完成后不应影响车门开启。安装形式根据结构柱面宽、选购的充电桩宽度选用,如下图示。
充电设施安装于车位侧边墙体时,侧边墙体与车位宽度应≥500mm,充电设施安装位置宜布置于车头或车尾,并不应影响车门开启;充电设施安装于车位尾部墙体时,车位宜贴墙体布置,充电设施居中安装,如下图示。
充电车位四周无土建安装构件时,充电设施可采用吊装式布置在车位尾部,如下图示。
标准柱跨充电设施安装方式应根据车位具体情况组合设置,如下图示。
4.充电设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电设施安装的墙面、支架符合承重要求,充电设施可靠固定。2)充电设施应垂直于水平面安装,偏离垂直位置任一方向的误差不宜大于5°。3)设备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设备人机界面操作区域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应为1.4m。4)地库内落地安装的充电设施应设安装基座,基座应大于充电设施外轮廓尺寸,高度应高于楼地面1000mm。三、充电设备的通用要求1 、通用设计要求1)常用充电设备有3种:交流充电桩,供电电源采用220V交流电压;直流充电桩,供电电源采用380V交流电压;交直流一体充电桩,供电电源采用380V交流电压。(地区有特殊要求时以地方要求为准)2)充电设备应具备漏电保护、过欠流、过欠压、过温保护等功能。3)充电设备应具备紧急停机功能,充电枪插拔具备保护功能。设置于室外的充电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充电设备宜具有自动收线功能,防止人为使用不当造成的充电线缆损坏。4)选用的充电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能源行业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充电设备应兼容新/旧国标电动车的充电功能。5)特殊电动车需设置专用充电设备,由业主自行向物业及有关部门申请实施。2、 供配电及低压系统1)新建的住宅停车库(场),在设计变电所用电容量时,应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负荷容量,预留低压配电回路或预留专用变压器及配电系统的安装位置。2)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负荷计算,在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电动汽车停车位的数量按单位指标法进行计算,计算系数可参考下表选择。
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负荷计算,宜根据充电设备具体参数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需要系数取值应满足国家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4)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配电电源应设置专用回路供电。充电设备的供电回路应按当地供电局要求,接入住宅公用变压器配电系统或非居配套专用变压器配电系统。5)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宜采用放射式配电,配电系统宜做到三相负荷平衡。6)宜采取抑制措施,将充电设备配电系统的谐波限制在规定范围内。7)充电设备配电线路的电线(缆)和线管在满足国家及地方标准的前提下,应按最经济原则选用。不应随意提高电线(缆)的规格,不应随意增加线管的材质标准和规格。8)电动汽车停车位区域的照度值应满足国家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3. 计量计费、监控及通信系统1)充电设备应配置计量电能表,电能表数量应满足“一桩一表”。充电设备用配电箱应根据建筑划分的电动车停车区域,选择合理位置设置。2)充电设备具备IC卡读卡装置或扫码功能,实现充电控制及充电计费等功能。充电设备的计费标准,应结合当地供电局要求执行。充电设备应具有多种结算方式。3)充电设备应根据需要配置以太网通讯接口或无线通讯模块,便于后期充电桩组网管理,以及与相关管理部门系统联网。4)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监控及通信系统应根据工程实际按需设置。监控系统宜对供电状况、电能质量、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监视和控制。通信系统应能够满足与上级监控管理系统进行通信,接受上级监控管理系统的指令,上传数据到上级监控管理系统。5)充电设备监控及通信系统的控制室纳入物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不单独设控制室。6)根据项目产品组合(高层、小高层、多层),进行供水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成本递减顺序为:带水箱变频加压控制系统、无负压管网直联式供水系统、市政压力直供,视项目情况可选用多方案组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问了一圈,济南市民黄先生还是不理解,自家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电价为何会这么高。单据显示,他每度电需要交1.2元,这比小区附近充电站的价格都要高。而在其他很多小区,自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电价为居民用电价格,每度电0.5元左右。
比民用电价格高一倍,业主每月多花近400元
今年1月中旬,家住济南历城区永大颐和园小区的黄先生购置了一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花了一周的时间跑完了手续并在自家车位安装了自用充电桩。黄先生称,当时他跟物业签订了《充电桩安装及使用承诺书》,但电价的问题,双方在签订的书面材料里没有约定。
黄先生所在小区平时的生活用电都由物业来代收,采用预付费的形式。黄先生拿着此前的两张收据介绍说,1月21日,他第一次去物业给充电桩充费用时,物业按照0.5469元的单价给他充了300元的电,约550度。“这个价格就是居民用电的价格。”
因平时用车较多,2月11日,黄先生再次去物业充电,电价却成了1.2元/度。同样300块钱,却只能充250度电。“物业告诉我们说以后都是这个价格。”黄先生称,他认为收费太高。他打开了某充电APP,上面显示,小区附近的充电站低峰时段价格为0.8元/度,高峰期价格为1.13元/度。“我们自家用电比外面充电站还要贵,开这个车就没那么划算了。”
黄先生算了一笔账,他的充电桩每度电比居民用电贵0.65元左右,按照每月平均使用600度电,他每月就要为此多负担近400元的电费。黄先生称,他当时问了物业,这1.2元/度的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物业说除了电费外,还有损耗费和服务费用。”黄先生对此表示质疑,并就价格问题多次和物协商,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充电该不该加收服务费成争议点
带着黄先生的疑问,2月25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关于电动汽车的用电价格,从国家到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为电动汽车收费提供了依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668号),其中明确规定,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区、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中设置的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用电价格中的合表用户电价。根据山东电网销售电价表,合表价格为0.5元/度左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自家的充电桩就是居民家庭住宅充电设施,按照规定,应该收居民用电的价格。”黄先生说道。据了解,黄先生此前将此事反馈给了当地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曾来小区进行过调查。
据历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黄先生反映的问题,他们从物业处了解到,该价格实际上包含了电费和服务费。工作人员称,根据2019年济南市发改委下发的《关于放开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的通知》,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各经营单位可自主确定服务价格。
“这么说,物业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了?”这让黄先生无法认同。他表示,上述通知应是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经营单位的。“外面的经营单位投资买设备、提供场地了,还要承担安全责任,人家是应该收服务费的。但物业公司任何东西都不需要,既没有提供充电桩,责任也都是业主自己的,它凭什么收服务费呢?”黄先生称,平时的物业费一分钱没少交,物业不该收取充电服务费。
随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黄先生表示,如果协商不成,他们或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汽车充电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充电桩、油耗低的车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