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势均力敌的两个选手放在一起比拼,往往能上演一场紧张而又刺激的比赛。正如出行局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大众迈腾对比本田雅阁,就是一场“龙争虎斗”。它们都是各自品牌旗下的经典车型,人气和口碑都比较好。那么,这两款车放在一起,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明白一点,出行局今天特意选取了裸车价仅相差2100元的大众迈腾 330TSI豪华型(指导价:23.39万元;终端报价19.59万)和本田雅阁 260 TURBO 幻夜旗舰版(指导价:21.58万;终端报价:19.38万)进行对比。好了,闲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对比环节。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关于两车的外观造型,这里简单说一下,迈腾整体看起来比较商务且颇有气质,而雅阁更多的是则是向运动化、年轻化靠拢,可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取向。至于说,这两款车中,谁更好看?我想,这得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由我来评判,毕竟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
(大众迈腾)
内饰方面,迈腾与雅阁一样,均使用了比较简洁的风格设计,使得整个中控台看起来比较清爽。先来看迈腾,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有效地拉宽了前排视觉宽度,全液晶仪表与带Carplay、车联网的中控屏也能营造一定的智能科技感。但美中不足的是,迈腾车内的软质用料并不多,更多的则是硬质饰板,摸上去手感一般般。
(本田雅阁)
再将目光转到雅阁车内可以发现,它用了不少软质材料包裹中控台,再加上纹理饰板与不少金属装饰件,整体档次感还是不错。另外,全液晶仪表与悬浮式中控屏的组合,也能带来一定的智能科技感。不过,实际体验来看,我认为有迈腾的车机系统更具玩乐性。
座舱方面,迈腾与雅阁虽然都是中型车定位,但双方在尺寸参数上小有差异。如上方表格可见,迈腾的轴距与高度优势明显,而雅阁的车长与车宽更胜一筹。那么,到底谁的空间更大呢?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以身高178cm的体验者为例,分别落座两车前排并调整好座椅位置,均剩有4指头部空间。保持座椅不动来到后排,因为更高的车身高度,以及更大的轴距,体验者在迈腾后排能获得3指的头部空间与超2拳的腿部空间,而雅阁因为溜背式车顶,体验者头部空间所剩无几,腿部空间也只有2拳多一点。综合来看,迈腾的整体空间表现更好一点。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比完空间,再来看座椅功能配置方面的比拼,迈腾的主/副驾驶位都支持12向电动调节,而雅阁仅主驾驶位支持12向电动调节。并且,在材质上,迈腾是皮/翻毛皮混搭,雅阁是仿皮+*拼接,论手感前者表现更好。不过,功能上雅阁多出了座椅通风,而迈腾只有座椅加热。但,迈腾拥有“老板键”,并支持选装座椅记忆,这是雅阁给不到的便捷化体验。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动力部分,迈腾搭载有一台大众低功率2.0T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186马力,*输出扭矩为320牛·米,与之搭配的是一台DSG变速箱(湿式),百公里加速8.1秒(官方数据),NEDC综合油耗6.3L/100km;雅阁在此方面搭载有一台本田1.5T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94马力,*输出扭矩为26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一台CVT变速箱,NEDC综合油耗为6.5L/100km,百公里加速为8.2秒(媒测)。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就账面数据来看,迈腾的性能要优于雅阁,且油耗也更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迈腾是加注95#汽油,而雅阁则是加注92#汽油,按照当地油价大致换算一下可得,迈腾一公里燃油成本约为5毛7,而雅阁一公里则为5毛5,显然从经济性角度来看雅阁更有优势。当然,该结果仅做参考,毕竟油费开支大小还得取决于路况、驾驶习惯等综合因素。
(大众迈腾)
(本田雅阁)
至于底盘悬架方面,迈腾和雅阁都采用了前麦弗逊/后E型多连杆四轮独立悬架结构。但从调校来看,迈腾的悬架质感很讨喜,滤振比较到位,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沉稳、细腻,但也不会很油腻,紧绷的悬架初段能提供较好的支撑性,但这也让迈腾在路过减速带时,会带来比较生硬的冲击感;雅阁的悬架动作比较清脆,路过坑洼时没有多余的弹跳,处理振动也很利落,运动风格比较明显。
(大众迈腾)
最后,在配置方面,双方表现亦是不同。如主/被动安全配置方面,迈腾是9气囊,而雅阁则是6气囊;但雅阁还有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以及主动刹车等辅助驾驶功能,这是迈腾所缺乏的配置。当然,像迈腾的电动感应后备厢、全车无钥匙进入、氛围灯、后排独立空调等也是雅阁缺乏的配置。综合来看,雅阁的智能配置更多,但迈腾的基础安全配置,舒适性配置更丰富。
(本田雅阁)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相信大家也能发现,大众迈腾与本田雅阁虽然都是家用中型车市场中的“翘楚”,但二者间的差距还蛮大的。至于说,这两款车该如何选?我的看法是,若你是个人用车多一点,那运动化风格明显的雅阁值得考虑。但若是家庭用车多一点,那后排空间更大、底盘更稳的迈腾则要更适合一点。当然,最终怎么选还是看你自己,我们只是给出建议罢了。
“乘客付款154元,司机收款95元……”,抽成59元,抽成比例近40%。近期,公众对于滴滴“抽成过高”、“抽成规则不透明”等问题提出质疑,引发热议。
有消息称,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能达到25%甚至更高,而司机和乘客对每一单的抽成比例、计算方式毫不知情。
对此,滴滴深夜予以回应。
滴滴深夜回应“抽成过高”质疑
5月7日晚,对于近期引发的网约车“抽成”争议,滴滴给出了回应。
滴滴表明态度称,“我们关注到司机师傅、媒体、自媒体通过个别账单对比、司机采访等方式关注报道‘抽成’等问题,感谢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滴滴回应的全文内容比较长,基金君梳理了以下五大重点。
1、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2.7%
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同时滴滴发现,确实存在一部分司机收入占比较低的订单,如顺路单;其中,抽成高于30%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
类似极端情况下的订单虽然占比不高,但是确实给司机师傅造成了困扰,比较容易被传播,让大家以为滴滴的抽成都高于30%。滴滴在陆续排查出现极端订单的原因,尽全力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
2、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车费的比例不一致
当某一订单成功匹配后,司机和乘客根据单独的计价规则分别计算车费。
滴滴表示,由于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路况拥堵等因素影响,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车费的比例也不一致。
乘客端和司机端计价规则(北京快车)
3、司机的具体收入=司机分成+司机补贴
滴滴如何具体计算司机的收入?滴滴给出了一个公式:司机的具体收入=司机分成+司机补贴。
滴滴快车司机赵师傅5月5日的收入(流水)明细
其中,司机分成包含每笔订单的基础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动态调价、调度费、感谢费、取消费、春节服务费等全额给司机,平台支付的空驶补偿等);
司机补贴则包含平台发放冲单奖、早晚高峰奖、节日补贴等(司机当天补贴一般是第二天统一到账)。
滴滴解释道,网络上出现过多种计算司机收入占比的方式,近期个别司机反馈及媒体报道“抽成高”,普遍是按照方式1或方式3计算。
网络上常见的几种司机收入计算方式
4、直接降低“抽成”或失去供需调节的弹性
有司机在意见征集中质疑,为何滴滴收了“高抽成”之后再补贴司机和乘客,是一种“大费周章”的二次分配,直接降低“抽成”更加有效。
对此,滴滴回应称,为了激励司机在雨雪天气、早晚高峰、节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区域多出车接单,平台会通过补贴激励司机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如果完全按照“平均主义”,那意味着失去供需调节的弹性,高峰期和热点区域可能会更难打到车。
此外,滴滴还称,为了平衡供需,让乘客更快打到车、车费更便宜并享受更好的服务,让司机在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收入稳定提升,同时,滴滴平台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加强管理,保障司乘安全,让乘客体验更好,给司机更多保障,努力实现司机、乘客、平台三方正循环。
5、已成立司机委员会
滴滴表示,司机师傅们和平台互相依靠,唇齿相依。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厚道赚钱,取之有度,才能让生态健康可持续。
为此,滴滴成立了司机委员会,不断探索司机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推动司机收入稳定透明,提升平台规则的公平合理性,让司机更有获得感,更有保障,更放心地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
2021年4月21日,滴滴成立司机委员会以来,滴滴收到了2000多条司机师傅实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滴滴在回应中承诺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司机委员会也将持续征集司机意见并公示进展。
滴滴身陷平台“高抽成”质疑
近一段时间,滴滴因为“高抽成”等问题备受舆论质疑。
据新华社
新华社
这里的“抽成”指的是平台服务费,即乘客实付车费和司机实收车费之间的差额。随着平台服务费比例占比提高,就有可能出现司机跑的单越来越多,但赚的却越来越少的情况。
由于平台抽成并不是固定数字和比例,账目也不是十分清晰透明,司机在日常接单时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抽成规则和比例是如何制定的。
有滴滴司机实拍视频质问滴滴,为什么特惠一口价订单,乘客付款154元,司机到手95元,抽成38.4%,视频获得高达15万的点赞数,引发热议。
还有一则视频显示,滴滴司机给滴滴客服打电话,询问乘客付款100元,司机到手65元,平台抽成比例到底多少,客服解答“抽成比例无法查询,非常抱歉,领导也没权限,也查询不了,非常抱歉。”
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份,在滴滴上线的“有问必答”栏目中,滴滴相关高管曾表示,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滴滴对司机的平均抽成是19%。
不过,证实网约车司机的实际抽成高于这一比例的相关报道从来没有间断过。
早在2019年,有关部门就发文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主动公开定价机制,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
有评论人士称,虽然有平台解释过定价机制,也就抽成问题向公众做出过解释,但仍然不甚明晰,仍然有进一步明确的空间。至少目前来看,司机和乘客对每一单的抽成比例、计算方式并不清楚。
合理的抽成比例到底该是多少?
据报道,Uber曾在2016年宣布在美国市场已经实现了盈利,当时的平均提成比例为25%,但大多数收入都被营销宣传、客户支持和软件开发等开支抵消了。综合国内情况来看,多家平台的提成比例,在20%上下浮动。
乘客仍被大数据杀熟?
除了司机收入、计费价格不透明外,用户的隐私也在平台算法或规则的“掩护”下被暗自侵害。
日前,滴滴还因“大数据杀熟“引发了社会讨论。“iOS端打车比安卓贵”、“勾选全部车型,最贵的接单”、“派遣超远距离的车接单,乘客要等54分钟”……
就在4月27号,有网友表示,和朋友一起打的,12公里路程,两手机相差8元,所以怀疑滴滴大数据杀熟。随后用户联系了滴滴客服,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此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带着团队20几个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5个城市“专门做了实地调查,打车800多次,花费50000多元。”最后得出结论:使用越贵的手机,打的车可能越贵。
同时,孙金云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iPhone手机用户平均只能获得2.07元的优惠,显著低于非iPhone用户的4.12元。
另据贵州省的周先生反映,他和朋友一同打滴滴,同样的终点起点,12公里的路程,两人订单相差8元,怀疑滴滴出行有杀熟行为。
这种杀熟行为表现在,滴滴平台通过海量的用户数据锁定用户的性格、薪资、喜好等个人属性。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判断出乘客现在要去做什么,意愿的强烈程度如何,愿意花多少钱去做。最后根据分析给乘客展示一个更高的价格,以此赚取更多的利润。
而在此前,滴滴CTO表示,从未有过大数据杀熟,并表示多验证几次就可以证实是谣言。
早在2018年,针对滴滴大数据杀熟的质疑,滴滴总裁柳青在微博做出澄清,据其解释,滴滴是实时根据动态路况预测预估价的,即便起终点一样,预估价也会存在差异。
柳青表示,因为路况是动态变化的,前一秒和后一秒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为了给乘客尽可能准确的预估参考价,滴滴是实时根据动态路况预测预估价的,即便起终点一样,预估价也会存在差异。
并且,两个用户的预估路径规划可能不同,对经常打某一路线的用户会用他平时常用的路径缺省值,没走过这个路线的用户系统会推荐*方案。
监管部门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开定价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网约车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从事网约车相关业务的企业。其中,57%的网约车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
网约车相关企业数量自2014年开始增加,2016-2018年间迅猛增长,其中,2017年增长超过450家相关企业,为历史*。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的网约车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超过430家,占比20%,其次是北京,有超过300家,占比15%。上海则有近290家相关企业,位居第三位。
快速发展背后,网约车市场也出现一些问题。
2020年四季度,上海市共受理有关网约车平台各类诉求3749件,环比上升5.58%。其中“多收费”投诉567件,占网约车投诉总量的21.32%,投诉主要反映网约车行驶绕道、随意加价,同样行程价格不一以及重复收费等。
这些数据在将网约车平台订单计费问题推向民众视野的同时,也引起了管理部门的注意。
2021年,国家部门释放的提高行业透明度的信号有增无减。
在2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部表示,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计程计时和价格行为的监督管理,督促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好公开平台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有关规定,调整价格机制至少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今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2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就网约车相关问题提出了对应举措,包括引导平台合理化抽成等问题。
4月29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将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公开定价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快网约车合规发展,统筹用好数字监管、信用监管、执法检查、行政约谈、通报警示等各种监管手段,切实拿出管用的实招和硬招,督促企业加快整改,提升网约车合规水平。
同时,交通运输部称,今年将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加快推动巡游车的转型升级,增强巡游车运价的时效性和灵活性,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公开定价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有观点认为,虽然目前尚未出台详细具体的、对网约车平台公司具有强大约束效力的文件,但随着各部门的推进,相关文件的出台、监管机制的建立也只是时间问题。
文:懂车帝分享 高帅鹏
[懂车帝分享 产品] 为纪念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迈腾30周年纪念版车型诞生。该车主要调整在于外观和内饰增加有专属标识,并对轮辋和轮胎尺寸进行升级,官方指导售价为23.33万元。
迈腾30周年纪念版基于330TSI豪华型打造
B柱部位增加“30”标识
相比330TSI豪华型,30周年纪念版车型升级18英寸轮辋和235/45 R18轮胎
虽然定位为*纪念版车型,不过该车在外观方面与普通版迈腾并无本质差异。细节不同在于B柱部位增加专属“30”数字标识,并且该车升级有*全新造型18英寸轮辋,轮胎规格同步调整为235/45 R18。
车内座椅采用皮/翻毛皮包裹
前排座椅靠背带有“30”字样刺绣
专属迎宾踏板
同时,该车在内饰部分新增“30”迎宾踏板和带有30字样的前排座椅。如果从售价角度来看,这款车定位在330TSI领先型和330TSI豪华型之间。配备部分则与330TSI豪华型基本一致,并且30周年纪念版将轮辋从17英寸调整为18英寸,轮胎宽度从215/55 R17升级为235/45 R18。售价方面,迈腾30周年纪念版相比330TSI豪华型反而降低600元。
内饰延续现款迈腾设计
副驾驶“老板键”
电动后备厢
此外,与低一个配置的330TSI领先型相比,30周年纪念版售价增加1.34万元,配置部分多出18英寸轮辋、235/45 R18轮胎、后排侧气囊、膝部气囊、电动后备厢、10.3英寸液晶仪表盘、皮/翻毛皮双拼包裹座椅、9.2英寸中控屏、单色氛围灯等。
搭载2.0T低功率发动机
动力方面,迈腾30周年纪念版搭载2.0T低功率发动机,*功率137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此外,迈腾其他配置车型还可选择1.4T和2.0T高功率发动机,传动系统分别匹配7速干式和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市场环境:
作为合资品牌中型轿车,迈腾竞品主要指向丰田凯美瑞(售价17.98万-26.98万元)、本田雅阁(售价16.98万-25.98万元)和日产天籁(售价17.98万-26.98万元)等同级主流选手。不过从销量来看,迈腾相比三大日系竞品似乎并无招架之力,3月销量甚至没有破万。如果聚焦到这款迈腾30周年纪念版来看,其配置水平与330TSI豪华版一致,并且升级有更大尺寸轮辋和更宽轮胎,售价反而相比330TSI豪华版降低600元,整车性价比略有提升。因此如果您恰好计划选择迈腾车型,不妨考虑这个配置。
大家好,我是效斌。每周六二手车内容又来啦!
今天咱们继续上周的话题——10万内二手合资中级车推荐,本期咱们聊“商务用车类”。
10万内二手中级车推荐
我给10万内的二手合资中级车大致分了4类:注重操控类、省心皮实类、商务用车类和高性价比+颜值类。
前两周已经分别聊过“注重操控类”的5款车和“省心皮实类”的4款车,今天聊“商务用车类”。
我会把这些车的优势和问题都清晰明了的写出来,这样方便大家清楚知道哪款适合自己。至于"高性价比+颜值类”这一大类,将会在下一期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
商务用车类
这个级别里适合商务场合的车型并不算多,常见的有大众家的帕萨特和迈腾、别克君越,还有斯柯达昊锐。
其实上期聊到的丰田皇冠也挺适合商务场合的,不过很多人嫌它外观有点老。
大众帕萨特
经典商务代表
▼
推荐车款:10万以内可以找到2013款、2014款甚至2015款的1.8T帕萨特。这一代销量也非常好。
车主对这代帕萨特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外形商务”,第二排空间大,座椅舒服,动力不错油耗不高。
(帕萨特后排)
注意事项:部分车主反馈配置不是很合理,避震不够舒服,发动机机油损耗快,变速箱顿挫等。
大众迈腾
沉稳大气商务风
▼
推荐车款:10万以内你还可以找找2013款的1.8T大众迈腾,尽量找2014年上牌的。
车主对这代迈腾比较满意的几个地方:外观端庄大气,很有商务范;动力好,提速快,油耗不高;后排空间大,做工不错。
注意事项:
要吐槽的几个地方也不少:空间虽大,但后排地台鼓包却不小;双离合变速箱起步顿挫,底盘不够舒服,避震有异响;方向有跑偏现象;有渗油和烧机油的情况;尽量买高配,这代迈腾的配置不算很丰富。
(迈腾后排)
说个真事,我堂哥在江苏做点小生意,他的朋友圈子里都认大众,尤其是迈腾。在他们看来,做小生意开迈腾非常合适,车不咋贵,但商务的感觉是到位的。今年换了个奔驰E级。
关于
大众发动机
和双离合那点事
前几年,只要聊到大众都离不开“烧机油”和双离合的梗,尤其会问“你后备厢是不是常备机油呢”,车主一脸黑线一脸尴尬……
先说下DSG 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问题。由于干式双离合没有浸泡在油液里,在路况比较拥堵的情况下,怠速起步缓慢蠕行,在1-2-3三个挡位之间频繁升降就会过热和磨损。时间久了,2挡升3挡的顿挫和抖动就比较明显。
一般有这种情况,4S店会先升级程序,如果还不管用就直接更换离合器。因为后续更换的离合器经过优化和加强,到现在用着也没啥问题。(我司辰哥的高尔夫6就是这种情况)
我堂哥那台迈腾,开了7年变速箱没啥问题,因为他所在的城市路况不怎么堵。但发动机却出了问题。
那台迈腾发动机的正时链条跳齿了,再严重点可能会脱落顶缸。还好发现的早,换了链条涨紧器。
(链条涨紧器)
不过却不烧机油,你敢信??朋友的老途观也不烧。这就有意思了,有的烧,有的不烧。
想知道大众第二代EA888发动机烧机油该怎么解决吗?欢迎点击下面的传送门,这里有最详细的解读。
疯狂“烧机油”不止德系车?
揭秘!这些品牌都不是省油的灯!
霸气舒适的美式商务车
▼
推荐车款:10万元预算可以找找2013款君越,上一代君越的商务属性还是很浓的,俺们村长就开这车。
不得不说这款君越的外观很霸气,看着就敦实,不论开着坐着都很舒服,而较低的保值率也让它的二手车性价比很高。
注意事项:
二手君越渗漏很常见,发动机有劲就是油耗偏高,变速箱匹配的还不太好。
13款2.4君越的变速箱在4万公里+的时候,会出现如下这样的问题。
怠速抖动,起步给油抖动。有时候怠速起步轻给油还会熄火,重新打火又正常了;有时候发动机故障灯会亮,行驶中熄火。
如果发动机故障代码是P0011,这种情况就是凸轮轴进排气电磁阀坏了,需要更换一对。4S店配件554元左右,但加上工时费整个修下来要1000块左右。
省钱的办法也有,上淘宝买一对100多,自己动手就能换。12款、15款君越也有类似问题。
小提示:车主们都推荐换[AC德科]电磁阀。@各位君越车主,说说你的经历吧!
斯柯达昊锐
比迈腾更舒适实用的
高性价比车型
▼
推荐车款:其实要买昊锐,10万都用不了。2012款2.0T顶配只要7.8万左右,同年1.8T款大概在5万~6.8万左右。
昊锐的空间很大,配置够用,做工也不错。由于它的减震器更软,行程更长,所以比帕萨特和迈腾都要舒服。
它的后备厢很大很能装,重点是后备盖的两段式开启真的很实用,敢问还有哪款车的后备厢可以这样玩!
注意事项:
可能有朋友会说:昊锐不算商务吧?品牌影响力不太高,外形有点“憨厚”。
我还真认识几个创业的小老板拿昊锐当商务车,平时比较低调,关键是二手价格很划算。
车主反馈昊锐发动机也有机油损耗过快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参考上面提到帕萨特和迈腾。
但2012款昊锐的1.8T和2.0T发动机都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可靠性和耐用度都还不错。那些纠结DSG双离合的朋友,可以考虑下昊锐。
写在最后
OK,今天先写这么多。
如果您正打算做点小生意或者创业,需要一台二手偏商务的中级车,请问以上4款车型中会选哪*?请移步到留言区说说您的想法。
下期咱们聊高性价比+颜值类车型,候选车型有7款,分别为蒙迪欧、索纳塔、K5、迈锐宝、雪铁龙C5、标致508和吉利博瑞。
7款有点多,篇幅会很长,咱暂定聊4款怎么样?
有朋友想让聊聊C5和508,有人想让聊聊吉利博瑞,除了这3款之外大家还想聊哪款呢?欢迎留言告诉我!
我是效斌,回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大众迈腾价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大众迈腾价格、滴滴回应高额抽成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