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对于基建狂魔中国来说,造桥实在是小菜一碟,中国的建桥技术和能力,冠绝全球,没有哪个国家敢跟中国比建桥水平,中国的造桥技术和成果,令全世界瞩目。比如港珠澳大桥、贵州关岭大桥、北盘江大桥、杭州湾大桥、钱塘江大桥、胶州湾大桥、上海东海大桥、黄埔大桥、松浦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溆浦大桥、卢浦大桥、闵浦大桥、冯浦大桥、五峰山大桥、黄浦江大桥、赫章特大桥、鸭池河特大桥等……
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的跨江大桥、跨河大桥、跨峡谷大桥、跨海大桥、跨湖大桥数不胜数,一个又一个桥梁记录被打破,一个又一个建桥奇迹被呈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世界大桥看中国,所有大桥之最,几乎都被中国的大桥包揽。随便举个例子,都让世人惊叹不已。
沪通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比如全球*的大桥——北盘江大桥,桥面距离水面565.4米,比如高度让人震撼无比;再如,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耗资1200多亿,创造多项世界记录;丹昆特大桥,是真正意义上的特大铁路桥,也是地球上最长的大桥——全长164.851千米!当然,这座桥是京沪高铁的一部分,桥下并不全是水,虽然它跨越了阳澄湖、大运河以及其他200多条宽度超过20米的河流,但它并非是一条大江、大河上的大桥。
北盘江大桥
再如苏通长江大桥,全长32400米,主跨1088米,桥塔高300.4米,斜拉索577米,江面净高度62米。在2008年6月建成通车后,成为当时世界上主跨最长、桥塔*的公路桥。而今,长江上建成的和在建的大桥数不胜数,如江阴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张靖皋长江大桥、扬州润扬大桥……
苏通长江大桥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墙头上砌砖,后来者居上。12年后,在苏通长江大桥上游40公里处,又一座大桥拔地而起,震惊世界,它就是沪通长江大桥。这是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1072米,主桥长2296米,主跨1092米,塔高325米,相当于100多层楼房那么高,世界第一高。而超过1000米的主跨,也是全世界主跨最长的公铁两用大桥。
抗战期间,2个日军望着炸断的钱塘江大桥望桥兴叹
中国的桥梁工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不仅在现代,在我国古代也是能工巧匠辈出,涌现出许多超级名桥,比如赵州桥、卢沟桥、泸定桥、安平桥、广济桥、五音桥等。
南盘江大桥
说道桥,就少不了水;在古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是架在水面上的,是跨越江、河、谷的通行建筑。
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桥,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桥了。不仅江河湖海上可建,平地也可以建,高山峡谷上也可建,甚至大海上也能建造。
上海东海大桥
中国最长的河是长江,那么长江上有哪些大桥呢?
多得数不过来!据统计,截止2020年,长江干流上共建成各种大桥117座,在建大桥33座,包括钢筋混凝土大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等。这些大桥,无不傲然屹立于万里长江之上,见证了新中国的基建崛起,也见证了中国蒸蒸日上的国力。
青岛胶州湾大桥
但是,在65年前,万里长江上是没有一座大桥的!哪怕是一座石桥、木桥都没有!中国近代,由于清政府和民国的无能,国力衰退,备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大江大河上建桥,那是痴人说梦。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大桥,虽然建成于光绪33年,但却是由德国商人承建的,当时耗资36万两白银。
兰州中山铁桥
但是,这座大桥是一座铁桥,只有234米长,7.5米宽,搁现今,实在是弱不起眼。但在当时,中国无力建造大桥,只能是承包给外国建筑商。
润扬大桥
然而长江不同,万里长江天险,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水急滩险,江面宽阔。几千年以来,不论是历朝历代,都没能力在长江上造桥。即便是到了近代,中华民国时期,也无能为力。纵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设想在长江上建桥,但无一不是黄粱一梦。
江阴长江大桥
清光绪3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公开提出在长江武昌段建造大桥,却因资金短缺而罢休。次年,张之洞再次提出在长江上建铁桥,又因自己被调离而搁置。宣统二年,此计划被再次提及,因资金问题而不了了之。宣统三年,邮政大臣盛宣怀与德国银行签订协议,贷款100万美元,计划在武昌建造长江铁桥,后因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建桥计划也就此搁置。
港珠澳跨海大桥
1913年,詹天佑及北大德国教授,带领夏昌炽、李文骥等13名土木系学生来到武汉,对长江大桥的桥址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但,这只是一次实习。1935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平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在武汉连通已经迫在眉睫,但随着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国家进入战争时期,建桥的计划也随之流产。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在北京成立。1953年7月,中苏进入蜜月期,中国铁道部邀请苏联专家协助,双方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全面分析,最后苏联派出由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来华参与指导、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这也是当年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之一。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仅用时两年多,可谓超级神速。该桥全长168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下两层,上层是公路,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也是107国道的过江通道;下层是双线铁路桥,也是京广铁路的过江咽喉。整座桥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采用首创的“大型管柱钻孔法”等新工艺,总投资额超过1.38亿元。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的场面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1.38亿,这可是解放之初,人民币相当坚挺,钱非常值钱,购买力惊人。那时候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不超过30元,也就是一天一块钱,毛主席每月的工资也不过500多元。当然,那时候物价也很便宜,一斤猪肉也不过4毛钱罢了。1斤大米1角钱,一根铅笔5分钱(还是一头带橡皮擦的那种,普通铅笔2分钱),一块水果糖1分钱,1斤粗盐0.13元,1斤洋油(点灯用的煤油)3毛钱,1尺花布一毛钱……
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场景
因此,那时候的1.38亿的价值,购买力惊人,至少相当于现今的100倍,也就是约138亿元左右。
武汉长江大桥不仅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它是连接武汉汉阳区龟山与武昌区蛇山的过江通道,也是平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交通咽喉要道,更是把武汉三镇紧密地连在一起,成为武汉市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1956年,正在施工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的意义不言而喻,它结束了万里长江上几千年以来没有桥的历史,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这座大桥的真实写照。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上,大桥图案被印在钞票背面。
当年拍摄的照片
能与武汉长江大桥掰一掰手腕的,恐怕只有南京长江大桥了!论资历、名气、意义,南京长江大桥都不输武汉长江大桥,甚至超过它。为何呢?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公铁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专家帮助设计、施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自己建造的。
南京长江大桥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的规模远大于武汉长江大桥,施工难度、大桥长度、宽度、高度都更胜一筹。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成果,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三座大桥,连通了京沪铁路,为中国东部交通的关键节点,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感情与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宽15米,可容纳4辆卡车并行,桥两侧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公路桥也是312国道、104国道的过江通道,更是沟通南京江南主城与江北新区的要道。
夜幕下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长6772米,是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的连接咽喉,也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九墩10跨,长1576米,*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净高度24米,可通航5000级吨货轮。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江苏省的文化符号、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为新金陵48景之一,南京市*景点,来此参观的游客难以计数,先后接待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以及700多个代表团来此参观。
当年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的老照片
南京长江大桥历时八年建成,耗资近3亿人民币,使用钢材6.65万吨,混凝土38万多立方米。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入选不可移动文物之列,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20年,南京长江大桥获得“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铁路桥奖”。
南京长江大桥
论名气、地位和历史意义,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与第三桥(南京长江大桥)还是要稍逊一筹的。但看质量,武汉长江大桥明显优于南京长江大桥!迄今为止,武汉长江大桥几乎没有大修过。65年来,大桥历经多次洪水、台风以及船舶碰撞,依然安然无恙、毫发无损,巍然屹立于滔滔江水之上。专家经过检测、论证后宣布:武汉长江大桥没有任何变位下沉,桥墩可承载6万吨压力,能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的洪水,可抗8级地震和12级大风,其安全使用寿命高达100年以上!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之所以质量超级好,一是钢材、水泥等材料优质,都是进口的;二是建造者的精益求精的施工精神;三是苏联*桥梁专家的专业指导,大桥上没有一个焊点,全是铆钉铆上去的。
武汉长江大桥
而南京长江大桥至今已维修过多次,大修、小修无数,质量比不上武汉长江大桥。虽然竣工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遵照毛主席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要满足战备需要”的指示,调江北的装甲部队所部的118辆59式坦克,通过大桥来检验质量,证明大桥的质量合格。但几十年下来,该桥多次出现险情,不得不封闭维修。
许世友将军观察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综上,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英雄桥、骄傲桥,承载了国人的历史情怀。但论地位、名气,南京长江大桥无疑更胜一筹。
为改善G4京港澳高速公路通行条件,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6月7日6时至6月14日17时,G4京港澳高速岳阳段,1355公里处至1444公里处,金屋枢纽至平江服务区以南这一段;湘潭、株洲段,1537公里至1577公里处,马家河收费站到王拾万收费站北往南方向这一段,将进行全封闭施工。期间,所有车辆无法通行,请各位驾驶员提前绕行,南往北方向正常通行。
施工时间
6月7日6时至6月14日17时。
施工路段
1、G4京港澳高速岳阳段,1355公里处至1444公里处,金屋枢纽至平江服务区以南这一段,北往南(武汉、岳阳往长沙、广州)方向。
2、G4京港澳高速湘潭株洲段,1537公里至1577公里处,马家河收费站到王拾万收费站这一段,北往南(武汉、岳阳、长沙往株洲、衡阳、广州)方向。
枢纽和收费站管制
1、G0421许广高速岳阳段,新开枢纽北往东、G4京港澳高速岳阳段,龙湾枢纽西往南方向、金屋枢纽,北往南、东往南、西往南的匝道;桃林、岳阳、荣家湾、大荆、平江西收费站南北双向入口匝道将进行管制,所有车辆无法通行。
2、G4京港澳高速湘潭段,殷家坳枢纽,北往南、东往南、西往南的匝道;马家河收费站入口、株洲段,株洲西、伞铺、王十万收费站入口管制。
绕行线路
湖北境内分流:
建议武汉、岳阳往长沙方向的驾驶员提前在湖北境内的赤壁西枢纽转G0422武深高速南下通行。
湖南境内分流:
1.岳阳地区:
建议驾驶员提前从金屋枢纽转G56杭瑞高速往常德、贵阳方向,至公城枢纽再转G0421许广高速南下通行,或者在金屋枢纽转G56杭瑞高速往通城方向,至通城西枢纽转G0422武深高速南下通行。
2.长沙地区:
(1)建议驾驶员提前从李家塘枢纽转G0401长沙绕城高速往猴子石大桥、南二环方向,至东延枢纽转S50长芷高速往娄底方向,至道林枢纽转G0421许广高速南下通行。
(2)建议驾驶员提前从李家塘枢纽转G0401长沙绕城高速往干衫镇方向,至干衫枢纽转S21长株高速往株洲方向,至龙头铺枢纽再转G60沪昆高速往醴陵方向,至板杉枢纽再转G0422武深高速南下通行。
3.湘潭地区:
(1)建议驾驶员提前从殷家坳枢纽转G60沪昆高速往昆明、邵阳、娄底方向,至塔岭枢纽转G0421许广高速南下通行。
(2)建议驾驶员提前从殷家坳枢纽转G60沪昆高速往上海、醴陵方向,至板杉枢纽再转G0422武深高速南下通行。
除此之外,G4京港澳高速岳阳段,桃林、岳阳、荣家湾、大荆、平江西收费站入口;湘潭段,马家河收费站入口、株洲段,株洲西、伞铺、王十万收费站入口管制期间,建议沿线驾驶员选择107国道来通行。
因施工需要调整交通限制措施时,将另行通告。请驾驶员关注实时路况,合理安排路线,提前绕行。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南京市5万多军民参加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竣工。10月1日,凌晨3时,从福州开往北京的K46次列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 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竣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是当时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也是*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文/胡波 刘晓东 剪纸/刘静
ID:jrtt
制图:李晗
2021年2月4日,南京长江大桥夜景。季蔚和/视觉中国
护路工人在清洁桥体。邵丹/摄
每天零点刚过,46岁护路工孔捷就要在黑夜中徒步走上南京长江大桥,进行道路病害监测与处理工作。1994年进入南京公路系统之后,孔捷在江苏省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江南高等级公路管理二站一呆就是27年。
桥长4589米,孔捷与4位同事每天最少要走上两遍。为了不影响车辆通行,护路工作要赶在天蒙蒙亮之前结束。
遇到雨雪天气,能见度不足5米。孔捷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远处昏黄的灯光。但孔捷却十分喜欢这份“守夜人”的工作。他说:“南京长江大桥是我们青春的记忆。”
南京长江大桥由车行道宽15米、长4589米的上层公路桥与宽14米、全长6772米的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跨度160米。桥下通航净空宽度120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接待国际友人时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为此,南京长江大桥也是新中国的“青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京沪铁路的打通,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能的释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经济迅速腾飞,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南京人民的底气,更成为江苏大地的一张闪耀名片。
天堑变通途
自近代以来,在长江上建设跨江大桥就成为无数国人的报国理想。1918年,北洋政府就专门请来法国专家在南京勘测建桥。
1930年,国民党政府又花费10万美金,聘请了美国桥梁专家来南京考察。得出的结论却是南京段的水文非常复杂、地质条件非常差,“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团委书记孙逸飞今年37岁。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是孙逸飞上学时的必读篇目。那时,朱自清想要去北京,就要同父亲坐船先去浦口、再乘火车赴京。孙逸飞把这段描写深深刻在了心里。
“公路铁路交通是‘卡脖子’问题。”大学毕业后,他扎根南京公路系统,成为一名“公路人”。
1956年,毛泽东站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工地上畅想未来时曾说:“将来长江上修上20个、30个桥,黄河上修几十个桥,到处能走。”
“天堑变通途”是理想,更是青春的事业。1960年1月18日,从全国各地选招来的7000多名建桥工人在南北两岸同时动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工作之余,孙逸飞查到了大量相关史料、资料。“建桥8年,到底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这些人走来呢?”孙逸飞有这样的疑问。
1964年的秋汛异常猛烈。南京长江大桥4号、5号桥墩悬浮沉井的锚绳崩断。在随后的5天里,9根锚缆先后崩断。自重7000多吨、七八层楼高的沉井在激流中来回摆动。一旦主锚崩断,沉井落入江中、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址就面临报废的危险,已建好的桥墩也将全部报废,损失不可估量。千钧一发之际,年轻的工程师林荫岳通过悬浮船止摆的方法,使大桥转危为安。
1968年,最后28天的“大会战”让人触动最深。大桥建造者从7000人变成了1万人,与此同时还有10多万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当时“到大桥去义务劳动”是让年轻人备感自豪的事。
“那一份责任与担当,就是青年交给祖国的答卷。”如今,孙逸飞也有一份属于南京公路人的“答卷”。
“当年的畅想真的实现了!”孙逸飞说,加上刚刚通车的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长江五桥),仅仅是南京的江面上,公路、铁路、隧道的过江通道就有11处。到了2035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至25处。
青春的气味
“青春的气味儿到底是什么?”38岁的郎静是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宁马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问题,她最有发言权。工作之余,郎静参与到南京公路“自强之路”青年学习社线路的建设工作中。在这里,她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味儿。
“像是沥青的味道,臭臭的、十分刺鼻。”郎静看着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内某装置发出的味道,感到十分不解。经过一番了解,她才明白,这是在300℃的铁板上加热沥青的味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公路部门还没有加工沥青的相关设备。沥青是在路边挖沟,架上铁板、底下烧柴,工人手动炒拌成的。当时的公路建设工地上,就弥漫着这样的味道。甚至是每一个工人的衣服上、头发上都沾染着这样的味道。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青春味道。”郎静认真参观着展馆内的每一件产品,还认真做起了笔记。她与几名同事编排了一部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话剧。为了更好地还原“当年的味道和样子”,郎静几乎泡在了纪念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南京长江大桥对于郎静来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印着大桥的镜子、旅行包等都成为她儿时珍藏的“文创产品”。
“小时候,最兴奋的事情就是过桥。”郎静回忆说,南京长江大桥上视野开阔、风景*。绘有工农兵的大型雕像成为了不少南京市民拍照留念的“网红打卡地”。
在话剧《公路的青春》中,郎静与同事饰演着一对上世纪80年代的公路职工小夫妻。剧中,他们拒绝了“下海淘金”的诱惑,一心一意地做着平凡的护路工。
“其实,这就是真实的故事。”在郎静的印象中,由于周边路网不发达,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驱车过桥到达江浦也还是需要花近两小时时间。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代青年又挺身站出来。他们开始修建宁六公路等贯通南京长江大桥沿线的公路网络。后来,宁六公路也成为*条正规汽车专用公路。
“这条公路就是今天的江北大道,建成几十年来,依旧车水马龙。”郎静说。
青年学习社线路建成之初,郎静还专门联系到了当年参与宁六公路建设的杨国强。70多岁的杨国强精神矍铄,他看着郎静的表演,心中想着的是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站在大桥上,闻着熟悉的沥青翻炒的气息,杨国强难抑情绪,眼角满是泪花。
成就更多“传奇”
在孔捷眼中,南京长江大桥传递的不光是三代人的情怀与坚守,更是“公路人”对于建设质量与速度的追求。
夜间作业让同事们疲惫不堪。每当这时,孔捷就会一边干活,一边和同事们回忆着28天建成桥头堡的“传奇故事”。
在长江大桥最后决战的日子里,负责修建桥头堡的青年突击队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按常规方式需要9个月建成的桥头堡,需加快工期、抓紧完成。
大约26层楼高的桥头堡,成为青年突击队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一番研究后,他们发现,混凝土浇筑冷却环节是全过程中最为耗时的环节。
经过创新,这支青年突击队创造性地发明了用蒸汽养生混凝土的方法,用火车头喷出的蒸汽加快混凝土烘干。
仅仅28天,他们就建成了桥头堡,创造了奇迹。直到今天,这支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依然飘扬在长江大桥上空,成为了孔捷与同事们的“强心剂”。
2014年,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从那以后,大伙儿的工作量成倍提高。就连最简单的清洁工作也变出了“新花样”。“这是我们南京的文物、南京的象征,我们坚决不能破坏桥体。”孔捷叮嘱说。
孔捷每日背着油性、碱性、中性等三种清洁剂。清理一块小小的口香糖也有不小的学问。孔捷要先用油性清洁剂将口香糖去除,再用碱性清洁剂将油性清洁剂的残留洗掉。只有这样,清洁工作才能不破坏桥体。
大桥上印有图案的石板更成为孔捷的“心头宝”。“这些石板大多分为两种,一种绘制着祖国的秀丽河山,另一种刻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画面。”
擦拭石板时,孔捷需要格外小心仔细。硕大的山石、奔腾的水流……孔捷顺着纹理轻轻擦拭着缝隙里的灰尘。
2016年大桥大修时,工人们检查了桥身上下的500万颗铆钉。他们惊讶地发现,历经50年的漫漫时光,只有不到3000颗铆钉需要更换。
经历两年大修,长江大桥内部被安装了300多个探头,时刻监视着温度、湿度、位移等数据。这套“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日夜运作,全力保证桥梁的安全质量。
结束了一夜的工作,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行走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孔捷远远眺望着江水尽头初升的红日。水天一色中,南京长江大桥就像一座红色的“巨龙”,横卧在大江之上。
左智越 中青报·中青网
中国青年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多少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多少米、京港澳高速实时路况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