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的《尖峰时刻之经典回顾》,让咱们将时光机调到更远的时间——1994年的7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的玫瑰碗球场,世界杯决赛对阵的双方是巴西和意大利。在那时候电视并未普及在每家每户时,想必许多球迷都是听着收音机或者蹭大户人家的电视机来观看这场比赛。
关于1994年的世界杯,有着许多经典的镜头,例如贝贝托进球后跳起的摇篮舞,当然,也包括了这场比赛结束后巴乔忧郁的眼神...而对于许多老一辈的中国球迷来说,在马拉多纳86年捧杯、德国90年夺冠之后,这届世界杯,才是他们足球的初心,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出现了罗伯特-巴乔这号人物。
经典镜头,贝贝托的摇篮舞↑
双方首发阵容↓
巴西首发(4-4-2):1-塔法雷尔;2-尤尔金霍、15-马西奥-桑托斯、13-阿尔代尔、6-伊布莱姆-布兰科;17-马津霍、5-毛罗-席尔瓦、8-邓加(C)、9-津霍;7-贝贝托、11-罗马里奥
替补:22-吉尔玛尔、12-泽蒂、14-卡福、3-里卡多-罗察、4-罗纳尔当、18-保罗-塞尔吉奥、10-拉易、16-莱昂纳多、19-穆勒、20-罗纳尔多、21-比奥拉
意大利首发(4-4-2):1-帕柳卡;8-罗伯托-穆西、6-巴雷西(C)、5-马尔蒂尼、3-贝纳里沃;16-多纳多尼、13-迪诺-巴乔、11-阿尔贝蒂尼、14-贝尔蒂;10-罗伯特-巴乔、19-马萨罗
替补:22-卢卡-布西、12-马切吉亚尼、2-阿波洛尼、4-科斯塔库塔、7-米诺蒂、9-塔索蒂、15-安东尼奥-孔蒂、18-卡西拉奇、17-埃瓦尼、20-西格诺里、21-吉安弗兰科-佐拉
话说当年,不可一世的巴西可谓相当之强势,坐拥罗马里奥和贝贝托的“锋线双子星”,中场位置也有邓加这种威慑力极强的球员坐镇,替补席身上也有当时还是小将的“外星人”罗纳尔多和未来十多年镇守右边后卫位置的卡福...
意大利则不用多说,除了“马尔蒂尼+巴雷西”这组米兰后防搭档护航,前场更是有如“大腿”般存在的罗伯特-巴乔,要知道当年,巴乔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意大利带入了最后的决赛,相信这届世界杯身上巴乔的强势发挥也圈了不少中国的粉丝...
【①-桑巴军团攻势如潮 “独狼”发威遇阻碍】
双方开局阶段在拼抢上下足了功夫,因此上半场的头3分钟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有威胁的进攻。直到比赛第4分钟,在经历一阵缠斗之后,意大利队贝尔蒂在前场左路突破时被马津霍放倒,很快巴西得到了本场比赛的之一张黄牌,送给了意大利队一个任意球。
随后的两分钟内意大利连续获得定位球机会,也迫使更加擅长进攻的巴西,开场就得进入到紧密的防守状态中,当然意大利也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
来到第10分钟,罗马里奥想借由自己的“独狼”属性对意大利的防守展开强攻,不过纵使罗马里奥一路踉踉跄跄带到了前场禁区弧顶前沿位置,但马尔蒂尼和巴雷西的补防,还是令罗马里奥这一次进攻以踉跄结尾。
当然巴西自然不会就此放弃进攻机会,第14分钟,尤尔金霍边路突破未果选择回敲,邓加得球后右路送出传中,罗马里奥小禁区前沿头球一甩,被帕柳卡没收!这也是本场比赛的之一脚威胁进攻。
比赛第17分钟,意大利前场中路阿尔贝蒂尼接到分球后并没护住,毛罗-席尔瓦顺势一个上抢让桑巴军团获得反击机会,罗马里奥带球推进至前场中路一记斜塞,禁区左侧贝贝托斜插上去遭补防的马尔蒂尼封堵出去。
1分钟过后,意大利从后场发起的长传给巴西后防制造了极大威胁,贝纳里沃的长传精准地找到了马萨罗,马萨罗禁区附近得球后挑开马西奥-桑托斯形成单刀,但右脚的搓射略正,被塔法雷尔稳稳没收。
比赛来到第20分钟,尤尔金霍似乎出现伤情,现场镜头也正好给到了场边正在热身中的卡福,这也是卡福在这届世界杯上的第三次替补登场(当年的卡福略显青涩啊...)
在巴西做出换人后,第26分钟,伊布莱姆-布兰科前场左侧一脚超远任意球直攻球门近角处,在帕柳卡扑出后马津霍想要跟进补射却踢疵,巴西错过了一次相当好的机会。四分钟过后,马津霍突破磕磕绊绊,皮球落到了弧顶处邓加脚下,邓加一记贴地远射并无威胁,被帕柳卡稳稳抱住。
此役罗马里奥与马尔蒂尼经常有一对一对位的情况,来到第33分钟,罗马里奥前场继续突破先过掉阿尔贝蒂尼,之后补位的马尔蒂尼一脚教科书般的铲球立即将“独狼”的攻势化解掉。
当然,狼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在一分钟过后,“独狼”再次来袭,连续的摆脱和过人让他杀到了禁区左侧,一脚弹地搓射在被巴雷西碰了一下,迅速被帕柳卡继续没收。
比赛来到第35分钟,意大利这边同时出现伤情,首发右后卫的穆西被阿波洛尼换下。双方都在上半场被迫做出了之一次的换人。意大利换人后,巴西在比赛第38分钟再度发动攻势,左路位置布兰科右脚的起高球,罗马里奥启动,直接外围远程开射,在被帕柳卡扑了一下后随后拿住。
来到上半场的尾声阶段,罗马里奥的突破造成了替补登场的阿波洛尼黄牌犯规,紧接着阿尔贝蒂尼在摆人墙过程中疑似拖延时间也被裁判出示黄牌警告。之后,布兰科前场中路的任意球继续开射,这回打得太正被帕柳卡门前抱住。
就此上半场比赛结束,双方比分0-0!
【②-0-0闷平!加时决斗不可避免】
来到下半场后,上半场攻势如潮却没进球的巴西继续掌握着主动权,但意大利的链式防守令巴西人的射门一次次被封堵,比赛第48分钟里卡福是这段时间里唯一一脚没有被封堵破坏的射门,但以远射偏出告终。
整场比赛趋于被动状态的意大利,在比赛第53分钟之时再次被巴西逮着机会,布兰科左路的一记传中球,门前贝贝托头球直接顶中路方向,被帕柳卡再度拿下。
94年世界杯的前几场比赛里有着重要作用的罗伯特-巴乔,在本场决赛里受到了巴西后防的“特殊照顾”,严密的盯防令巴乔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
当然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巴西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比赛突然间沉闷下来也让当时的巴西主帅佩雷拉场边抠抠鼻子“陶冶情操”一下...
直到比赛第66分钟,前半段几乎都在拼防守的意大利,突然由多纳多尼在右路的一次内切射门,将比赛再次掀起战火。
看到意大利已经开始发力,巴西自然不甘示弱,一分钟后巴西反击,罗马里奥带球突破并送出分球,回防的阿波洛尼将球铲向自家禁区,帕柳卡果断出击将险情化解。
来到比赛第69分钟,卡福边路突破为巴西获得右侧角球,角球开出后布兰科禁区中路高高跳起的头球高出横梁。
经过刚刚那一脚内切远射之后,多纳多尼似乎在场上踢出了自信,前场一次右路过人突破后被布兰科放倒在地...
来到比赛第76分钟,毛罗-席尔瓦前场右侧一脚冷箭射出,令帕柳卡扑救脱手,随后皮球击中左侧立柱弹回了帕柳卡怀里。这一下也是让帕柳卡的冷汗直冒,长舒了一口气...
经过那次“险丢球”三分钟过后,罗伯特-巴乔前场突破被毛罗-席尔瓦放倒,阿尔贝蒂尼主罚任意球直接打高。又过了三分钟,多纳多尼右路推传至禁区中路,罗伯特-巴乔获得机会一记右脚抽射打出了一脚“全垒打”...这也是双方常规时间内的最后一脚打门...
打到比赛第87分钟,比分迟迟未改写,双方的体能也逐渐下降,卡福在一次边路突然变向后停球稍大被马尔蒂尼断下,卡福就地反抢时就这样放倒了他未来的米兰队长,染得黄牌一张。此后裁判并没有选择补时,而是直接让这场0-0的比赛由接下来的加时赛来定夺!
【③-加时试探求机会 帕柳卡力保城门不失】
双方进入到加时火拼之后,两队皆以试探的方式来对对手后防进行攻击,在来到第93分钟的时候,又是巴西率先发难,卡福的右路传中造成意大利后防大乱,不过整场比赛扑救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的意大利门将帕柳卡,危机时刻果断出击,力保城门不失。
随后第96分钟,意大利前场展开攻势,巴乔接到阿尔贝蒂尼头球摆渡后,禁区外中路一脚凌空远射,被塔法雷尔拖出横梁之外。
来到加时赛后,双方的进攻就是回合制,你攻过来我攻过去,比赛第100分钟,津霍禁区左侧接到布兰科的分球,一记左脚爆射被帕柳卡继续扑出。随后邓加的左脚远射也是以打高结束进攻。加时赛上半场结束,双方依然0-0!
加时赛下半场一开始,做出换人调整后的巴西很快再次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权,并在第109分钟对意大利后防形成了极大极大的威胁。右路卡福和队友打出撞墙配合后送出横传到门前左侧,罗马里奥一个近在咫尺的机会,自己给打偏了...
后防再次躲过一劫的意大利,随后展开反击,马萨罗一脚直塞球渗透到前场禁区,贝尔蒂急忙跟进但塔法雷尔率先出击将球没收。五分钟后,意大利前场打出配合,巴乔和马萨罗禁区弧顶短传配合,巴乔禁区右侧一脚右脚攻门继续被塔法雷尔囊入怀中。
在加时赛进入到尾声阶段,当时已经是34岁的巴雷西在场上拼到抽筋...
120分钟的鏖战结束!既然胜果定不了,两队的命运再次由残酷的点球大战来决定!
【④-L.A.晴朗的天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场边的大力神杯仍在等待着它1994年的主人,这种决定冠军归属的重要性将考验着已经足够疲惫的点球手们,当然,还有两位门将...
随着巴雷西重返场上站在点球点就位,宣告着点球大战的开始。不料这位意大利队长就在这之一罚,翻车了...↓
在安慰完失意的队长后,帕柳卡站在了门前。面对着马西奥-桑托斯的助跑和打门,帕柳卡继续为意大利的城门守护着。点球大战之一轮下来,双方依然0-0!↓
之后两轮,意大利的阿尔贝蒂尼、埃瓦尼和巴西的罗马里奥、布兰科都相继罚进,让这场比赛终于有了“进球”,双方2-2!点球大战随即来到了第4轮比拼,作为意大利在这届世界杯上萨基突前前锋位置上的首选,马萨罗罚向球门右侧方向的点球被塔法雷尔拒之门外...↓
意大利罚失点球之后,压力来到了巴西队长邓加身上。只见邓加淡定地助跑,推射破门后,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就连场边的“球王”贝利也兴奋地高举手臂!此时,巴西点球大战3-2领先意大利!
接下来这一场景,相信是许多老意大利球迷无法忘怀的画面,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在罚球点前的巴乔,只见巴乔助跑,一脚飞向看台区的射门...↓在罚失点球之后落寞的背影、忧郁的眼神,让巴乔成了这届世界杯上的“悲情英雄”,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球迷会称巴乔为“忧郁王子”的缘由...
与巴乔呈现的落寞相比,巴西人的疯狂庆祝自然道出了本场比赛的最终结果,没错,1994年世界杯冠军就是巴西!巴西在点球大战里3-2战胜了意大利!捧得队史第4座世界杯冠军!
全场集锦↓
视频加载中...
【结语】
后来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巴西除了在1994年世界杯捧冠后,又接连在1998年、2002年的世界杯闯入决赛,并成功在日本捧得2002年的世界杯冠军,表现的强势也自然实现了“五星巴西”的成就,而在2006年顶着“ *** 门”这一负面新闻的巨大压力下,意大利也时隔24年,在德国捧起了大力神杯...
巴乔作为意大利足坛最伟大且更具天赋的球员之一,1座FIFA世界足球先生和1座金球奖的荣誉并不是空穴来风,没有优秀身体条件的他,在场上朴实无华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极高的球商足以让他在球场上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哪怕是到了生涯末期,巴乔天生自带的“大腿”属性,帮助了布雷西亚杀到意甲中游位置...可以说,巴乔是一位典型的意大利战士。直到现在,江湖上还在流传着巴乔的传说,但如今的意大利,谁能接过巴乔的旗帜?或许曾经的皮耶罗、托蒂、皮尔洛可以,但现在呢?
(怪兽&一剪没)
北京时间7月10日晚,2022三人篮球亚洲杯迎来女篮决赛的争夺,中国队以14:10战胜澳大利亚队,夺得本届三人篮球亚洲杯的冠军。这是中国女篮之一次夺得三人篮球亚洲杯冠军,创造了历史。
FIBA3x3官博。
本场决赛开始后两队进攻手感欠佳,之一个电视暂停时中国队2:3落后。暂停回来黄琨命中远投为中国队反超比分,王丽丽续上火力扩大分差,中国队9:5领先进入第二个电视暂停。最后阶段,张芷婷展现内线统治力,连续篮下得手杀死比赛。最终中国队以14:10战胜对手,夺得冠军。
比赛终场哨声响起之后,中国三人女篮的姑娘们抱在一起,尽情宣泄着此刻的快乐。而在比赛中一直表现出色的王丽丽获评为本届亚洲杯女子比赛MVP。
姑娘们战胜强手夺得冠军,这让看了比赛的中国观众非常激动。有网友直言:手都拍麻了!
球迷评论截图。
回顾三人女篮姑娘们的夺冠经历,并不算平坦。在本届亚洲杯赛上,中国三人女篮所在小组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组”,除中国队外,新西兰队和澳大利亚队分别是前两届(2018年、2019年)亚洲杯赛的冠军。
而虽然贵为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季军,中国三人女篮还从未获得过亚洲杯冠军,更好成绩是在2018年获得亚军。
本次中国队4人阵容为王丽丽、张芷婷、黄琨、万济圆,其中王丽丽、张芷婷是助中国女队获得今年三人篮球世界杯季军的功臣,王丽丽还入选了当届杯赛的更佳阵容。
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官博。
小组赛开始后,中国三人女篮表现强势,连克两个强敌,以小组之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
淘汰赛中,中国队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战胜泰国队和日本队,最终与澳大利亚队会师决赛。姑娘们将平日训练中流下的汗水,汇聚成了通往冠军的河流。之一座三人女篮亚洲杯奖杯,是对她们更好的回报!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三人女篮的表现,可谓频频带给国人惊喜。2019年,中国队获得三人篮球世界杯冠军,创造历史。2021年,三人女篮姑娘们获得东京奥运会季军,登上领奖台。今年的三人篮球世界杯,中国女队同样获得季军。
中新社
东京奥运会女子三人篮球铜牌战中,中国三人女篮16-14击败法国队,获得女子三人篮球铜牌。图为颁奖仪式。中新社
而如今,一个亚洲杯冠军成为中国三人女篮巴黎奥运备战的重要节点。未来,姑娘们的表现值得期待。
中国三人女篮主教练许佳敏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每一个球队拿到成绩后,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对你的成绩期待值会更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但如果中国三人女篮想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抗压这部分是必须要经历的,大赛就是检验我们更好的舞台。”
希望中国三人女篮能够顶住未来可能来到的压力,在越来越多的大赛舞台上尽情表演!
(作者 王昊)
中国新闻网
足球世界杯历年之最
获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人:球王贝利,3次(1958、1962、1970)
获得世界杯奖牌最多的人:克洛泽,4次(2002、2006、2010、2014)
赢得世界杯最年轻球员:球王贝利,1958年他年仅17岁
赢得世界杯最年长球员:意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为队长夺冠时已40岁高龄
首个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夺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年和1962年作为球员、1970年作为教练
唯一作为队长和主教练都夺冠的人:德国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1974年作为球员兼队长、1990年作为主教练兼领队
唯一两次赢得世界杯的教练:意大利的波佐、1934年和1938年
唯一连续三次入选世界杯更佳阵容的球员:贝肯鲍尔,1966-1974年
首个包揽世界杯金靴奖和银靴奖的球员:德国的克洛泽,2002银靴奖、2006金靴
最长不失球纪录:意大利的守门员曾加,1990年曾5场比赛共518分钟不失球
世界杯历史上更大的球场:马拉卡纳球场
观众最多的一场比赛:1950年世界杯循环圈最后一战,巴西对乌拉圭,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官方记载观众人数为199854人
观众最少的一场比赛: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之一轮,罗马尼亚对秘鲁,300人
单届被犯规最多球员:阿根廷的马拉多纳,1990年,共遭对手53次犯规
之一支世界冠军队队长:乌拉圭的何塞·纳萨兹。
之一个世界冠军队主教练:乌拉圭队的阿尔韦托·苏皮塞
年龄更大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2006年,齐达内,34岁
年龄最小的世界杯金球奖获得者:1998年,罗纳尔多,22岁
首位获得世界杯金球奖的守门员:2002年,卡恩
首位连续四次参赛全部打入世界杯四强的球员:2002-2014年,克洛泽
最年轻金靴奖得主 德国的托马斯·穆勒,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年仅20岁
之一届卫冕冠军无直接参赛权的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
淘汰赛阶段使用过加时赛“金球制”的世界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
首粒加时赛“金球”:1998年法国世界杯,1/8决赛,布兰克(法国)
首位在单场决赛中打进3球的球员: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格奥费·赫斯特(英格兰)
首场以互射点球分出胜负的决赛:19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巴西3-2意大利
世界杯参赛场次最多:德国,100场
世界杯最长连败:墨西哥,9场
最悬殊比分:10-1 匈牙利-萨尔瓦多 1982
世界杯出场次数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德国)、5届25场,共2048分钟;第二为德国的克洛泽(德国)4届24场;出场时间最长球员:马尔蒂尼(意大利),4届23场,共2217分钟
参加届次最多的人:马特乌斯(德国)共5届(1982至1998)、卡巴亚尔(墨西哥)共5届(1950至1966)
连续出场决赛场次最多: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连续三届决赛出场
最年长出场球员:蒙特拉贡,哥伦比亚,2014年6月25日对日本,当时他43岁零3天
最年轻出场球员:诺曼·怀特塞德,北爱尔兰,1982年对南斯拉夫出场时年仅17岁零41天
最年轻教练:1930年阿根廷首战对法国,当时他们的教练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仅27岁零267天
最年长教练:1954年法国和墨西哥交锋时,法国的教练加斯顿-巴雷乌已经70岁零194天
最年轻首发:1930年南斯拉夫对阵巴西,南斯拉夫首发的平均年龄是21岁零258天
最年长首发:1998年德国对伊朗,德国首发的平均年龄是31岁零345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2日电(卞立群)总比分3:4不敌意大利,在北京时间12日凌晨的欧洲杯决赛中,人才济济的英格兰队,在赛前被一边倒看好夺冠的情况下,又倒在了他们总不擅长的点球大战上。
比赛加时赛阶段,主场作战的英格兰甚至还在不急不忙的踢“安全球”,又在第119分钟换上拉什福德和桑乔,似乎早早做好了踢点球大战的打算,显得有备而来,但最终结果是弄巧成拙、一败涂地……
英格兰队最后时刻替补上场的拉什福德和桑乔连续罚丢点球,而第五个主罚手萨卡仅有19岁,面容稚嫩的他在事关生死的关键一罚中,没能顶住压力,被22岁的意大利门将唐纳鲁马无情扑出,成了后者加冕本届欧洲杯更佳球员的嫁衣。
不知道在失利之后,英格兰队主帅索斯盖特是否回想起1996年的那个夜晚,半决赛英格兰对阵德国,也是在温布利主场作战的他们,在点球大战中输给了对手。罚丢关键点球的,正是索斯盖特。
或许是宿命?抑或是年轻的学费?如果拉什福德的点球没有击中立柱,而是幸运打进,后边的桑乔、萨卡是否也不会失手,就此成就英格兰年轻一代的伟业?
不过,现实中没那么多如果,比赛向来是成王败寇,失利之后,各种问题在结果为导向的逻辑下被无限放大。
中新社
资料图:英格兰主帅索斯盖特。中新社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英格兰主帅索斯盖特主动揽责:“我是根据队员们在平时训练中的表现来安排罚点球的人选和顺序,没有人是因为提出要求要罚点球而被我安排的,这完全是我的决定,责任也都在我。”
回顾欧洲杯历史,在决赛中出现点球大战的场次并不算多,之前仅有1976年的决赛中,捷克斯洛伐克通过点球大战,总比分7:5战胜联邦德国。
那场比赛两队在点球大战前2:2战平,前四轮捷克斯洛伐克全部命中,但德国队第四个出场的霍内斯将点球打飞。
关键的第五轮中,帕连卡踢出了经典的勺子点球,帮助捷克斯洛伐克夺冠。而另一边准备最后主罚点球的“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只能遗憾吞下失利的苦果。
本届欧洲杯冠军意大利队,与点球大战也有不解之缘,加上这次决赛,意大利队已经在欧洲杯中有过7次点球大战经历,取得4胜3负。
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世界杯决赛上他们经历的一悲一喜。
1994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与巴西队在120分钟里都没能破门,点球大战首轮双方都将球罚丢,随后两轮阿尔贝蒂尼、罗马里奥、埃瓦尼和布兰科都成功罚进。第四轮马萨罗主罚点球被扑,邓加将球罚进。
第五轮,轮到巴乔主罚,如果罚丢比赛就提前结束,结果意大利王子将点球打高,意大利队点球大战2:3失利,痛失冠军。
看台上的贝利镇臂高呼,而最后罚丢点球的巴乔背影落寞、久久不愿离去,这个画面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永恒的经典。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人又一次走到了决赛,他们在120分钟里与法国队1:1战平,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首轮双方均主罚命中,第二轮马特拉齐罚进,特雷泽盖主罚击中门框。之后两轮双方均成功打进。第五轮只要意大利罚进就夺冠,左后卫格罗索最终不负众望,假动作骗过巴特兹将球送入球门,意大利如愿捧杯。
本届欧洲杯淘汰赛阶段,一共出现了四场点球大战,全部出现在意大利所在的“死亡半区”里。
换句话说,除去最终的决赛,在意大利所在半区的7场淘汰赛中,有多达3场经历了点球大战。
先是在1/8决赛中,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在点球大战中不敌瑞士遭淘汰。之后的1/4决赛中,又一次进入点球大战的瑞士队不敌西班牙。而在半决赛中,西班牙也连续进入到点球大战,最终不敌意大利。
决赛中,意大利打破“魔咒”,在这场点球大战的“接力”中取胜,加冕欧洲杯冠军。
这么多场点球大战出现在欧洲杯淘汰赛阶段,确实有些“欧洲点球杯”的意思,但这正体现出强队之间实力非常接近,谁都没有十足的胜算把握,也不敢贸然主动出击。
点球这项规则,最早用于橄榄球运动。足球运动中的点球创意是由商人兼守门员麦克鲁姆最早提出的,但在欧洲杯、世界杯等大赛淘汰赛阶段出现的点球大战相对较晚。
后来,提出点球大战理念的是德国人瓦尔德,而在点球大战被引入之前,世界杯赛场如果出现了平局,只能择日重赛。在奥运赛场,一度是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谁是晋级的幸运儿。1970年,国际足联高层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点球大战的提案,这一规则沿用至今。
不过在2006年,点球大战的引入人瓦尔德却说,他非常后悔将这项规则带入世界杯和世界足球赛场。他还坚信,总有一天点球大战将会从世界杯和世界足坛消失。
那么点球大战真的会消失吗?起码从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更好的替代方式。
相比之前重赛或是抽签,点球大战既保证了足球比赛可以在规定时间踢完,也能相对保证公平。同时对于观赏性而言,点球大战令人窒息的残酷性,也会让人大呼过瘾,即使是不关注足球的路人,也不免会被点球大战吸引,因为这种对决方式简单、直接、 *** ,而且时间不长,节奏非常紧凑。
当然,不得不说,点球大战决定胜负的方式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比如巴乔与他的意大利队,当年遗憾的输在了点球大战中,以巴乔和那支意大利队在1994年世界杯中的表现,他们完全配得上一座冠军。
这种情况下,点球大战也在这几十年的运用当中,成了一些弱队逆袭所倚仗的手段,催生了保守主义。
比如1986年欧洲冠军杯中,布加勒斯特星队运用极其保守的收缩打法在120分钟比赛中完全抑制了西甲豪门巴萨的疯狂进攻,最终凭门将的出色发挥连续扑出点球捧得冠军奖杯。
6月29日,欧洲杯八分之一决赛,上一届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在点球大战中不敌瑞士队,被淘汰出局,成为本届比赛更大冷门之一。本场比赛法国队一度3:1领先,终场前瑞士队塞费罗维奇和加夫拉诺维奇的进球令瑞士队压哨扳平比分。
本场英格兰与意大利的决赛也有些这个“味道”,为了拖入点球大战,双方在加时赛后半段,不约而同的踢“安全球”耗时间,这种场面对于中立球迷来说完全是一种折磨。“自古大赛无名局”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就来源于此。足球,本不应该被保守主义吞噬。
但不得不说,如果采用像篮球一样加时之后再加时,直到决出比赛胜负的方式,节奏相对更慢的足球比赛,时间就会极大的不可控。谁都不想输,那索性都集体悠着踢,这样一来,球员们把球安全地穿来穿去,比赛不知道要踢到什么时候,保守主义反而会更加泛滥,足球比赛的魅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如果恢复上世纪90年代的加时赛金球制呢?在加时赛中,先进球的一方取胜。
在这种突然死亡的恐惧之下,会更加催生保守主义,谁都不敢冒然进攻,因为担不起遭到反击之后“突然死亡”的后果。这也是金球制被取消的一大原因。
只能说,规则都是相对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点球大战就是目前相对公平下大家基本能接受的游戏规则。
而且点球大战中,除了考验运气,对于球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大考验。运气有来有回,意大利1994年的遗憾,在2006年不就弥补回来了吗。而点球大战中一向稳健的德国队,也绝对不仅是运气加持。(完)
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1994年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1994年世界杯决赛点球大战、2018世界杯亚军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