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鱼(Manta Ray)是海洋中更大的鱼类之一,翼展最宽达8米,体重超过1吨,性情却非常温顺。
在小岛上最令人兴奋的是与魔鬼鱼(Stingray)一起游泳,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将鱿鱼切开一段一段的,教我们如何喂食给饥饿的魔鬼鱼。
狂热鱼(manias) ,或魔鬼鱼(devil rays),非常活跃,常常跳出水面。许多长有大翼的魔鬼鱼体形非常大而且有力。
- 来自于有道
魟hóng
部首笔画
部首:鱼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4
五笔86:QOAG
五笔98:QOAG
仓颉:NFM
笔顺编号:35251214444121
四角号码:213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B5F
基本字义
1.
〔~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如蝶展翅,尾呈鞭状,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详细字义
〈名〉
1.
鱼名
[stingray;ray],泛指属于魟科(Dasyatidae)及其他有关科的许多种,在其鞭形的尾的基部旁边有一根或数根带倒钩的又大又尖的背棘,能重创敌人,有时它们能长得很大,其中有些种类对牡蛎危害很大
黄魟鱼,色黄无鳞,头尖,身似大檞叶,口在颔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常用词组
1.
魟科
hóngkē
[Dasyatidae]
板鳃类的一个科,包括普通魟的大多数种
1、
扛的拼音(多音字)gāng。káng
扛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káng
(1)动词双手举。《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鼎。” 又作抬。《后汉书·费长房传》:“又令十人~之,犹不举。”
2、
读音:jiāng
豇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jiāng见〖豇豆〗。
【豇豆】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由三个菱形小叶合成,花淡紫色。果实为圆筒形长荚果,种子呈肾脏形。是普通的蔬菜。
(2)这种植物的荚果或种子。
3、
读音:gāng
缸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gāng
(1)(~儿)盛东西的器物,底小口大,用陶、瓷、搪瓷、玻璃等烧制而成:水~|酒~|小鱼~儿。
(2)缸瓦:~砖|~盆。
(3)象缸的器物:汽~。
【缸管】陶管的通称。
【缸盆】缸瓦的盆。
【缸瓦】用砂子、陶土等混合而成的一种质料,制成器物时外面多涂上粗釉,缸、缸盆等就是用缸瓦制造的。
【缸砖】用陶土烧制成的砖,黄色或赤褐色,是耐高温、耐磨和耐侵蚀的建筑材料。
【缸子】喝水盛糖等用的器物,形状象罐儿:茶~|糖~|玻璃~。
4、
杠的拼音(多音字):gàng。gāng
杠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gàng
(1)名词 竹木杆子。《仪礼·乡射礼》:“以白羽与朱羽糅~。”《尔雅·释天》:“素锦绸~。”
(2)名词独木桥;小桥。《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成;十二月,舆梁成。”
(3)动词通“扛”抬。康有为《东事战败》诗:“~棺摩拳,击鼓三挝。
5、
读音:hóng
虹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jiàng口语义同‘虹’
hóng。限于单用。另见
hóng。
【虹彩】虹膜的旧称。
【虹膜】眼球前部含色素的环形薄膜,由结缔组织细胞、肌纤维等组成,当中是瞳孔。眼珠的颜色是由虹膜所含色素的多少决定的。
【虹吸管】使液体产生虹吸现象所用的管子。通称过山龙。
【虹吸现象】液体从比较高的地方通过一条拱起的弯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比较低的地方去的现象。所用的弯管呈倒U字形而一端较长,使用时管内必须先充满液体。
【虹鳟】引入的冷水性淡水鱼。体侧扁,色鲜艳,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有小黑斑,中央有一红色纵带。能生活在河流湖泊中。
6、
红的拼音(多音字):gōng。hóng
红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hóng
(1)名词本为粉红色、浅红色;后泛指红色。《孔雀东南飞》:“~罗复斗帐。”
(2)名词红花,花。《春夜喜雨》:“晓看~湿处,花重锦官城。”
gōng名词通“工”,指妇女从事的手工劳作。
7、
读音:gāng
肛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gāng *** 和肛道的总称。
【肛道】直肠末端通 *** 的部分。周围有 *** 括约肌围绕。也叫肛管。
【肛瘘】病,直肠接近 *** 处发生脓肿,形成瘘管,有的在 *** 附近有开口,流脓血。通称漏疮或痔漏。
【 *** 】直肠末端的口儿,粪便从这里排出体外。
8、
读音:hòng
讧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hòng动词争吵;混乱。《诗经·大雅·召旻》:“蟊贼内~。”《新唐书·郭子仪传》:“外阻内~。”
9、
读音:hóng
仜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hóng ◎大腹便便,体肥。
10、
读音:hóng
魟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详细字义 ◎魟魟
hóng 名词鱼名[stingray],泛指属于魟科(Dasyatidae)及其他有关科的许多种,在其鞭形的尾的基部旁边有一根或数根带倒钩的又大又尖的背棘,能重创敌人,有时它们能长得很大,其中有些种类对牡蛎危害很大黄魟鱼,色黄无鳞,头尖,身似大檞叶,口在颔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常用词组 ◎魟科
hóngkē (Dasyatidae)板鳃类的一个科,包括普通魟的大多数种
扛,豇,缸,杠,虹,红,肛,讧,仜,魟
参考资料
字典:
英文音标的标准发音是:['stiηrei]
汉语标注的话大概发音是“思丁瑞”
1、魟[hóng]:〔魟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如蝶展翅,尾呈鞭状,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2、魟鱼(Stingray)(hong yu)目前在台湾其实已经有很多魟鱼成功繁殖的纪录,如珍珠魟、黑白魟、豹魟等。对饲养稀有鱼类的鱼迷来说,使鱼类成功繁殖是最终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魟鱼在繁殖期间,公鱼会有咬母鱼的行为,这会让母鱼变得遍体鳞伤,影响它们的观赏价值。
魟鱼(拼音:hong yu)、(英文:freshwater Stingray)又称魔鬼鱼,是于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的鲨的同类。
魟鱼发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体幅为圆形或桃形,体型可长到5米长、600公斤,尾端有长约38cm的芒刺,含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