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概况(宁远县图片)

2023-02-02 9:26:44 体育资讯 yzlianqin

湖南道县有几个镇

湖南道县有11个镇,分别是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四马桥镇、蚣坝镇、白马渡镇、柑子园镇、白芒铺镇、桥头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梅花镇

梅花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1°32′37″~111°39′52″,北纬25°34′50″~25°41′48″;地处道县北部,东与白马渡镇、双牌县理家坪乡相邻,南与富塘乡、东门乡接壤,西靠寿雁镇,北连乐福堂乡、双牌县打鼓坪乡、理家坪乡。

2、寿雁镇

寿雁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为道县之一大镇,位于东经111°23′16″~111°34′24″,北纬25°31′51″~25°39′59″。地处道县西部,东临梅花镇、富塘乡,南抵清塘镇、营江乡,西靠仙子脚镇,北接桥头镇、乐福堂乡。

3、清塘镇

清塘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18′20″~111°32′59″,北纬25°23′55″~25°36′07″。地处道县西部,都庞岭山麓;东临营江街道,南接祥霖铺镇、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西靠广西灌阳县,北连仙子脚镇、寿雁镇。

4、四马桥镇

四马桥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42′12″~111°51′17″,北纬25°19′15″~25°27′32″之间,位于道县东南部,距县城33公里。东界宁远县水市镇,南靠洪塘营瑶族乡,西临横岭瑶族乡、蚣坝镇,北与白芒铺镇、宁远县天堂镇毗邻。

5、桥头镇

桥头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22′06″~111°34′49″,北纬25°38′59″~25°51′04″之间。地处道县西北部,东邻乐福堂乡,南接仙子脚镇、寿雁镇,西靠仙子脚镇、广西全州县东山乡,北抵双牌县何家洞乡。

参考资料来源:道县 *** 门户网站-道县概况-行政划分

广东省宁远县属于哪个市

宁远县不是广东省,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县。

宁远县,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萌渚岭北麓,南有九疑山,北倚阳明山,东连新田、嘉禾、蓝山,南接江华,西邻道县、双牌,北界祁阳金洞林场。介于东经110°42′—112°27′,北纬25°11′—26°08′之间,南北长104.7千米,东西宽52.2千米,总面积2526平方千米。

宁远自然风光秀美,吸引了大批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登临九疑,寻宗访古,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徐霞客等历代文人骚客都曾亲临九疑,留下了大量歌咏九疑山和赞颂舜帝的诗句。

扩展资料:

风景名胜

1、宁远文庙

又名学宫坐落在宁远古城区西南廓,泠水在庙前流过。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的宁远文庙占地10282平方米。是中国保存完整、始建时间最早的两处文庙之一。也是中南六省区最魇一座文庙。

2、紫霞岩

位于疑山舜陵景区的舜帝陵南1千米山腰,系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紫霞岩又名重华岩、斜岩、岩口轩昂,气势恢宏。岩内有可感、可视、雷洞、八音堂,石乳以巨大、精美著称。内有一溪九曲流经全洞,是中国溶洞游览史中开发很早的地下溶洞,洞内石壁留有唐宋以来的题刻、题墨。

3、桃花岩

位于宁远县城东11千米灌溪仙景区北部的海江村,永连公路旁1千米处,九嶷山萧韶峰东北方约2千米处。发源于蓝山石婆源的螃蟹江于宁远海江村突然潜入地下,经2里许,于真武砠与岩头村中间的岩口流出地面,水深丈余,形成暗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远县

宁远县概况(宁远县图片) 第1张

湖南永州的资料

[编辑本段]1市名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汉语拼音:Yongzhou Shì,英语:Yongzhou City )。原名 零陵地区,简称永州,雅称“潇湘”,别称“竹城”。

[编辑本段]2地理位置:

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永州市东接郴州市,东南抵广东省清远市,西南达广西区贺州市,西连广西区桂林市,西北挨邵阳市,东北靠衡阳市。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相距最长245千米,东西相间最宽144千米。 总面积22441.43平方千米(即2.2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580万人(2009年);其中永州市辖区面积3200平方千米,市辖区总人口110万(2009年),市辖区城市人口40多万。

[编辑本段]3行政区划:

永州市现辖永州市区(零陵区、冷水滩区)及祁阳县、东安县、双牌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共九县二区。

永州市人民 *** 原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潇水中路,现迁于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街道逸云路1号。

永州市零陵区 面积1986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425100。区人民 *** 驻南津中路。

永州市冷水滩区 面积1222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425000。区人民 *** 驻梧桐路。

祁阳县 面积2519平方千米,人口102万。邮政编码426100。县人民 *** 驻浯溪镇。

东安县 面积2211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425900。县人民 *** 驻白牙市镇。

道 县 面积2441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政编码425300。县人民 *** 驻道江镇。

宁远县 面积2508平方千米,人口74万。邮政编码425600。县人民 *** 驻舜陵镇。

江永县 面积16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425400。县人民 *** 驻潇浦镇。

蓝山县 面积180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425800。县人民 *** 驻塔峰镇。

新田县 面积1004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425700。县人民 *** 驻龙泉镇。

双牌县 面积1739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425200。县人民 *** 驻泷泊镇。

江华瑶族自治县 面积3216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425500。自治县人民 *** 驻沱江镇。

----------------------------------------------------------------------------------------------------------------------------------

永州市区行政区划简慨:

湖南省永州市区原名湖南省零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地区北部,东接祁阳县,南靠双牌县,西抵广西区全州县及东安县,北挨衡阳祁东县. 永州市辖区总面积320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0多平方千米;市辖区户籍人口110万(2009年),其中城区户籍人口40多万。 截至2009年9月9日,永州市区辖10个街道、19个镇、6个乡、2个开发园区;市区总共878个村(社区)。其中永州市零陵区辖4个街道、8个镇、4个乡;共545个村(社区)。永州市冷水滩区辖6个街道、11个镇、2个乡、2个开发园区;共333村(社区)。 分别是:徐家井街道办事处\朝阳街道办事处\南津渡街道办事处\七里店街道办事处\梅湾街道办事处\菱角山街道办事处\肖家园街道办事处\杨家桥街道办事处\梧桐街道办事处\凤凰街道办事处\\邮亭圩镇\接履桥镇\菱角塘镇\富家桥镇\黄田铺镇\珠山镇\石岩头镇\水口山镇\仁湾镇\花桥街镇\普利桥镇\牛角坝镇\高溪市镇\黄阳司镇\上岭桥镇\竹山桥镇\伊塘镇\岚角山镇\蔡市镇\\大庆坪乡\石山脚乡\凼底乡\梳子铺乡\珊瑚乡\杨村甸乡\\马坪农业开发区\冷水滩工业园区.

[编辑本段]4市情概况:

永州市是湖南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湘西南口岸城市,位于中国黄金线中南段,东连郴州市,东南界广东省清远市,西南接广西区贺州市,西挨广西区桂林市,西北邻邵阳市,东北达衡阳市,位于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永州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是湖南直达两广、两南(海南、大西南)和港澳的主要通道。207国道、322国道,永蓝高速公路即二广高速公路永州段(由省道1830线永连公路升级改造而成),衡昆高速公路,湘桂铁路,洛湛铁路都贯穿全境及九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永州零陵机场已开通长沙、海口、广州、深圳航线。衡昆高速公路、二广高速、洛湛铁路与湘桂铁路在永州市区(零冷城区)形成新的铁路枢纽。正在规划中的贵(阳)福(州)铁路将横贯永州地区中部。

永州古称零陵郡,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嶷山而得名。隋初设置永州总管府。又因潇水与湘江在城区汇合,永州自古雅称“潇湘”。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 永州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永州市区(即零冷城区)到广州仅500多公里,南六县距广州仅4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永州是一本书,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据权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州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陶瓷工业之源、中华文明道德之源。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文化的千姿百态,以及道县玉蟾岩文物的出土,永州远古文化的出现,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柳子庙、永州文庙、浯溪碑林、九嶷山舜帝陵、祁阳文昌塔、三圣湖、阳明山、舜皇山、江华瑶城、湘源温泉等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编辑本段]5历史沿革:

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泛指今天的地级永州市,特指今天永州市区(即零陵区和冷水滩区)。

汉代 名零陵郡,泉陵侯国(东汉改名泉陵县)为零陵郡郡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三国 名零陵郡,泉陵县为零陵郡郡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晋代 名零陵郡,泉陵县为零陵郡郡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隋文帝时期 名永州总管府,零陵县为永州总管府府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隋炀帝时期 名零陵郡,零陵县为零陵郡郡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唐代 名永州,零陵县为永州州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五代十国时期 名永州,零陵县为永州州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宋代 名永州,零陵县为永州州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元代 名永州路,零陵县为永州路路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明代 名永州府,零陵县为永州府府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清代 名永州府,零陵县为永州府府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民国 名湖南第九行政督察区、湖南第七行政督察区,零陵县皆为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驻地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共和国(1949年10月--1984年6月) 名永州专区、零陵专区、零陵地区,零陵县皆为专区专员公署驻地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驻地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共和国(1984年6月到1995年11月)名零陵地区,〈县级〉永州市为零陵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驻地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共和国(1995年11月--2000年5月)名〈地级〉永州市,永州市芝山区为永州市人民 *** 驻地(1995年11月--2000年5月实际为1997年8月为市人民 *** 驻地),驻地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街道。

共和国(2005年6月--至今)名〈地级〉永州市,永州市冷水滩区为永州市人民 *** 驻地(2000年5月实际为1997年8月至今),驻地在今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街道。

(1)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今永州地区属三苗国的江南地。

夏商至西周时期,今永州地区属荆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今永州地区属楚国南境。

(2)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即长沙郡零陵县.

(3)汉代

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即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长沙国置零陵郡。零陵郡辖7县4侯国:7县是: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地)、营道县(今宁远县南)、泠道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地)、始安县(今广西桂林市区、临桂县、阳朔县、灵川县、永福县地)、营浦县(今道县及双牌县南部分地)、洮阳县(今广西全州县、资源县地)、钟武县(今衡阳县地);4侯国是:泉陵侯国(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及双牌县部分地,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都梁侯国(今洞口县、武冈市、绥宁县、城步县一带)、夫夷侯国(今邵阳县、新宁县一带)、舂陵侯国(今宁远县北、新田县、祁阳县部分地)。郡治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部的咸水乡)。元封五年(前106年),郡上设州,零陵郡属荆州。 西汉零陵郡,郡治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地,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咸水),即荆州零陵郡零陵县。

新莽王朝时,改泠道县为泠陵县,改营道县为九疑亭。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辖地未变。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恢复泠道、营道县名。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城.(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及双牌县的一部分,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此时零陵郡辖区也有所扩大。除原来的7县3侯国(西汉初元四年前45年,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外,还增加了湘乡县(今湘乡市、双峰县等地)和昭阳侯国(今邵东县地)、烝阳侯国(今邵东县、衡阳县地)2侯国,共计8县5侯国。即:泉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及双牌县的一部分),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地)、营道县、泠道县、始安县、营浦县、洮阳县、湘乡县;重安侯国(原钟武县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改名重安侯国)、都梁侯国、夫夷侯国、昭阳侯国、烝阳侯国。 东汉零陵郡,郡治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即荆州零陵郡泉陵县。 东汉末年,荆州牧 刘表 于建安三年(198年)攻占零陵,零陵郡属刘表势力范围。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代刘表领荆州牧,零陵郡属刘备势力范围。

(4)三国

三国时,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故,零陵郡地入东吴。孙吴时期,零陵郡地域开始减小。甘露元年(265年),分零陵郡西南部置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市辖区、临桂县、阳朔县、兴安县、灵川县、永福县等县地从零陵郡分出。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南部置营阳郡,郡治营浦县(今道县);分零陵郡北部都梁侯国、夫夷侯国、昭阳侯国置昭陵郡;同时将湘乡县、重安县(原钟武县)、烝阳侯国 3个县(侯国)划入衡阳郡。 零陵郡辖6县:泉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及双牌县的一部分,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祁阳县(今祁阳县地)、永昌县(今祁东县地)、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地)、洮阳县(今广西全州县、资源县地)、观阳县(今广西灌阳县地)。 三国东吴零陵郡,郡治泉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及双牌县的一部分,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即荆州零陵郡泉陵县。 营阳郡辖营浦县、营道县、舂阳县(吴凤凰元年(272年),析泠道县置舂阳县)、泠道县4个县。 三国东吴营阳郡,郡治营浦县(今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即荆州营阳郡营浦县。 所以三国孙吴时期零陵郡一分为五:零陵郡\营阳郡\始安郡\昭陵郡\衡阳郡.

(5)晋代(西晋 南北朝、东晋 十六国)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废营阳郡入零陵郡。永熙元年(290年)置应阳县(今东安县,治所在今东安县芦洪市镇).永嘉元年(307年)置湘州,零陵郡属湘州。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析零陵郡复置营阳郡。改舂阳县为舂陵县。义熙十二年(417年),零陵、营阳二郡属荆州。南北朝时期,梁 天监十四年(515年),改营阳郡为永阳郡;陈 改永阳郡为营州永阳郡。 即荆州零陵郡泉陵县(郡治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和荆州永阳郡营州永阳郡营浦县(郡治营浦县,治所在今道县西北).

(6)隋代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将泉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及双牌县的一部分,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永昌县(今祁东县地)、祁阳县(今祁阳县地)、应阳县(今东安县)4个县地合并,更名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永州总管府区域较零陵、永阳2郡有所扩大,谢沐县(今江永县)、冯乘县(今江华县、广西富川县地)2县从临贺郡划入。隋永州总管府,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即永州总管府零陵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郡治零陵县. 应阳县(今东安县)并入零陵县. 至此,零陵郡辖5县: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地及双牌县部分,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县、资源县、灌阳县地)、永阳县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今道县、江永县地)、营道县隋开皇九年(589年),舂陵县、泠道县并入营道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地及祁阳县部分地)、冯乘县(今江华县、广西富川县地)。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 隋零陵郡,郡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北1千米处).即零陵郡零陵县。

(7)唐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零陵郡,分置永州、营州。以零陵郡之梁兴县(原营道县,今宁远、新田地及祁阳部分地)和永阳县(原营浦、谢沐二县地)二县置营州. 改永阳县为营道县; 改梁兴县为唐兴县长寿二年(693年)改为武盛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为延唐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地及祁阳县部分地); 析冯乘县置江华县. 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营州为道州。贞观十七年,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开宝元年(742年),改永州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改营道县为宏道县.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名,复称永州、道州。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永州、道州属之。到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永州辖4县: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和双牌县部分地)、祁阳县(今祁阳县、祁东县地)、湘源县(今广西湘源县地)、观阳县(析湘源县置,今广西灌阳县地);唐永州,州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即湖南观察使永州零陵县。 道州辖5县:宏道县(原永阳县地,今道县地)、延唐县(原唐兴县地,今宁远县大部、新田县及祁阳县部分地)、江华县(今江华县地,治所设在寒亭今江华县沱江镇)、永明县(析永阳县置,原谢沐县地,今江永县地)、大历县(大历二年(767年)析延唐县置大历县,今宁远县北部、新田县地及祁阳部分地)。唐道州,州治宏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即湖南观察使道州宏道县。

(8)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马殷建立楚国,永、道二州属马氏楚国势力范围。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南唐灭楚,永、道二州地入南唐。后周世宗时,授周仁逢为武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尽领湖南之地”,永州、道州属周仁逢领地。后周时,分永州的洮阳县(今广西全州县、资源县地)、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县、资源县、灌阳县地)、灌阳县3县置全州。至此,永州仅辖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和双牌县部分地)、祁阳县(今祁阳县、祁东县地)2县。五代永州,州治仍然在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即永州零陵县。道州仍辖5县,即:宏道县(今道县地)、延熹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延唐县为延熹县,今宁远县大部、新田县及祁阳县部分地)、江华县(今江华县地)、永明县(今江永县地)、大历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及祁阳县部分地)。五代道州,州治还是在宏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即道州宏道县。 永、道二州的区域大体相当于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双牌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江华县、江永县等地。

(9)宋代(北宋 辽 西夏、南宋 金 西夏)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分全国为13道,永、道二州属江南西道。 淳化五年(994年),改属荆湖路。至道三年(997年),改属荆湖南路。两州的辖地与县名有所变动。建隆三年(962年),改宏道县为营道县.乾德元年(963年),改延熹县改名宁远县。宋乾德三年(965年),撤销大历县(今宁远县北部、新田县地及祁阳部分地),并入宁远县(今宁远县、新田县地及祁阳部分地)。雍熙元年(984年)升东安场(原应阳县地)为东安县。至此,永州辖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今祁阳县和祁东县地)、东安县(今东安县地)3个县,宋永州,州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即荆湖南路永州零陵县;道州辖营道县(今道县地)、宁远县(今宁远县地)、永明县(今江永县地)、江华县(今江华县地)4个县。宋道州,州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即荆湖南路道州营道县。

(10)元代

元朝确立行省制度,省下设路(州)、县。原永州、道州分别改称永州路、道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湖南道。

元永州路,路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即湖广行省湖南道永州路; 元道州路,路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即湖广行省湖南道道州路.

(11)明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永州路、道州路分别改称永州府(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和道州府(府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道江镇),隶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府治营道县从此废除省入,隶属永州府。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宁远县的新田堡置新田县。至此,永州府辖7县1州。即:零陵县、祁阳县(今祁阳县和祁东县)、东安县、宁远县、永明县(今江永县)、江华县、新田县、道州(今道县和双牌县南部)。明永州府,府治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及双牌北部,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 ,即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零陵县。

(12)清代

清顺治元年(1644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永州府辖7县1州: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及双牌北部)、祁阳县(今祁阳县和祁东县)、东安县、宁远县、新田县、江华县、永明县(今江永县)及道州(今道县和双牌县南部). 清永州府,府治零陵县(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及双牌北部,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 ,即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零陵县。

宁远县的经济概况

2013年宁远县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在2013年分别达到101亿元、104亿元,增长11%、3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9.4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超过八亿,达到8.4亿元,增长25%。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湖南省分别较2012年提升2位、3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为25.6︰36︰38.4,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74.4%,提高0.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8.4%;税收占比7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2013年引进项目38个,到位外资7600万美元,内联引资36.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00万美元,经济外向度有所提升。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898432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之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273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4493 万元,同比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5666万元,同比增长12.3%。按常住人口核算的人均GDP12697元,较上年增加1476元,同比增长13.2%。 2012年宁远县年末耕地面积38270公顷,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343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97426万元,同比增长3.3%;林业产值30034万元,同比增长9.0%;牧业产值 166023万元,同比增长3.7%;渔业产值24902万元,同比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958万元,同比增长15%。201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000公顷,共收获粮食303225吨,同比增长1.5 %。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8.3万亩,收购烟叶21.79万担(含级外烟叶12697担);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特别是油菜籽播种面积达2590公顷,产量4118吨,分别增长57%和43.2%。

宁远县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29.4万吨,建成优质稻基地10万亩。现代烟草农业稳健发展,收购烟叶20.8万担,连续两年产值超过3亿元、税收过亿元,跻身湖南省省第二。发展高产油菜10万亩、商品蔬菜18万亩、优质水果5万亩。绿化造林10万亩,连续三年永州市之一;发展油茶4万亩、千亩示范基地6个。新增规模养殖场60家,2万头规模猪场开工建设。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九嶷山兔风味食品获省农博会金奖。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农机总动力达到102万千瓦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三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太平镇鑫农合作社分获国家、省级示范社。统筹重点水利和面上水利建设,兴修“五小”水利工程3800处,清淤扩容山塘1200口;兴建集中供水工程13处,解决5.9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扶贫产业开发5120人脱贫。

宁远的特色食品一般有酿豆腐、红薯酒、血兔、宁远粽子、宁远扣肉、宁远血鸭、宁远粑粑、禾亭水粉、宁远果子、宁远地瓜干、宁远红瓜子。 2012年,宁远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95286万元,同比增长2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271万元,同比增长28.9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35015万元,同比增长19.93 %。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268239万元,同比增长17.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3872万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4367万元,增长5.6%。2012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其中2012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4037万元,同比增长26.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08%,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2012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县具有三级质资及以上的建筑企业增加到10家。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8335万元,同比增长25.8%,实现税金总额6462万元,较上年增长95.2%,施工项目招投标推行面达到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 %

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21.6%;规模工业总产值68.5亿元,规模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到25.6%,新增入统规模企业10家;工业税收超过7000万元,同比增长40%,增幅连续两年全市之一。工业技改投入超过10亿元,企业申请专利211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4家,“三高”企业关停面超过90%。 唐至清末,宁远县涌现出状元2名,进士82名,文武举人及各类贡生651人,其出类拔萃者有唐代湖广之一个状元李郃,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新中国成立后,宁远更是精英辈出,仅副处级以上干部及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就达1000余人,其中副师级以上60余人。

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校93所,其中:中学35所,小学58所,教学点274个;在校学生100807人,其中:中学学生32471人,小学学生68336人;教师总数7662人,其中:中学教师3502人,小学教师4160人。职业教育学校4所,教师278人,学生2398人;幼儿园 262所,教师2756人,学生33012人。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2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04元,同比增长2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4316元,同比增长17.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37元,增长20.6%。期末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共计25361人,比年初增加933人,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4795元,比上年增加6242元,增长21.86%。

截止到2012年,全县全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到570051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171人,比2011年增加269人;企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14人,比上年减少234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527166人,其中新农保居民511430人,城镇居民15736人。全县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178147人,其中城镇居民153292人,职工2485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689143人。2012全年安排就业培训14218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培训5311人,失业人员培训3102 人,创业培训2636人,其他培训3169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7328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12年农村更低生活保障户数22263户,人数达60115人.城镇更低生活保障户数8655户,总人数达19906人。五保户人数736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人数11221人。

湖南有哪几个市,哪几个县

 湖南省概况长沙市:浏阳市 长沙县 望城县 宁乡县株洲市:醴陵市 株洲县 攸 县 茶陵县 炎陵县湘潭市: 湘乡市 韶山市 湘潭县衡阳市:耒阳市 常宁市 衡阳县 衡南县 衡山县 衡东县 祁东县邵阳市: 武冈市 邵东县 新邵县 邵阳县 隆回县 洞口县 绥宁县 新宁县 城步自治县岳阳市: 汨罗市 临湘市 岳阳县 华容县 湘阴县 平江县常德市:津市市 安乡县 汉寿县 澧 县 临澧县 桃源县 石门县张家界市: 慈利县 桑植县益阳市:沅江市 南 县 桃江县 安化县郴州市: 资兴市 桂阳县 宜章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临武县 汝城县 桂东县 安仁县永州市:冷水滩 祁阳县 东安县 双牌县 道 县 江永县 宁远县 蓝山县 新田县 江华自治县怀化市: 洪江市 沅陵县 辰溪县 溆浦县 中方县 会同县 麻阳自治县 新晃自治县 芷江自治县 靖州自治县 通道自治县娄底市:冷水江 涟源市 双峰县 新化县湘西州: 吉首市 泸溪县 凤凰县 花垣县 保靖县 古丈县 永顺县 龙山县

湖南省概况

 湖南省概况长沙市:浏阳市 长沙县 望城县 宁乡县株洲市:醴陵市 株洲县 攸 县 茶陵县 炎陵县湘潭市: 湘乡市 韶山市 湘潭县衡阳市:耒阳市 常宁市 衡阳县 衡南县 衡山县 衡东县 祁东县邵阳市: 武冈市 邵东县 新邵县 邵阳县 隆回县 洞口县 绥宁县 新宁县 城步自治县岳阳市: 汨罗市 临湘市 岳阳县 华容县 湘阴县 平江县常德市:津市市 安乡县 汉寿县 澧 县 临澧县 桃源县 石门县张家界市: 慈利县 桑植县益阳市:沅江市 南 县 桃江县 安化县郴州市: 资兴市 桂阳县 宜章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临武县 汝城县 桂东县 安仁县永州市:冷水滩 祁阳县 东安县 双牌县 道 县 江永县 宁远县 蓝山县 新田县 江华自治县怀化市: 洪江市 沅陵县 辰溪县 溆浦县 中方县 会同县 麻阳自治县 新晃自治县 芷江自治县 靖州自治县 通道自治县娄底市:冷水江 涟源市 双峰县 新化县湘西州: 吉首市 泸溪县 凤凰县 花垣县 保靖县 古丈县 永顺县 龙山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