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宁远城是现代的辽宁省兴城市。
兴城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部,东南部濒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西南隔六股河与绥中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
袁崇焕是宁远城的著名英雄,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扩展资料:
辽宁省兴城市全市总面积2113平方公里,全市辖28个乡、镇、街道,总人口54.3万;兴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泳装名城、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
兴城海滨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然的海湾与沙滩,滩缓水清,被誉为“第二个北戴河”,分两大浴场,之一浴场名为兴海湾浴场,是景区的主浴场;第二浴场名为邴家湾浴场,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浴场。此兴城海滨以北还开发的兴海栈道,全长约1公里。
兴城地处北温带,属亚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空气良好天数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率41%,全年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奇寒,春暖秋爽;
兴城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更高峰黄顶山海拔701.8米,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宁省兴城市
明朝时的宁远是今天辽宁省兴城市
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1626年(明天启六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 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明朝时期的宁远即现在的兴城古城。
历史上兴城这个名称最早的纪录在辽代,辽圣宗统和八年即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理桃花岛郡即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题奏兴建,割锦州、瑞州之地,于曹庄、汤地之北设宁远卫所,修筑宁远卫城,这是宁远这个称呼最早的来历。后于1915年因与湖南、山西等地宁远重名改回称兴城。明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建成了分内外城的宁远城,大约外城位在各内城门外一里,此当合内城周长五里外城周长九里之说,外城门四座:东为安远,南为永清,西为迎恩,北为大定。内城门四座:东曰春和,南曰延珲,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都督焦礼,后于城内修建街道,建成钟、鼓二楼。它在百年后隆庆二年即1568年三月二十八日内外城均毁于大地震。
明代的“宁远”指的是“宁远卫”,即现在的辽宁 兴城市。
当时的古城目前仍然保存完好。城有四门,城内鼓楼一座,牌坊两座。
天启六年(公元1626)1月 ,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身负重伤而败退。
天启七年5月再攻宁远城,再败城下。